正的待遇,可他從來沒有怨恨過國家,他對國家還是充滿感激之情的。
臺上何向東再道:“再後來就到了文化動亂的時候了,那時候所有的傳統的藝術都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十年時間不讓人演出,無數藝人遭受迫害,死走逃亡傷,多少前輩高人毀於此啊,多少曲藝種類差點絕種,這種傷害我們到現在都沒有緩過來。”
張文海點點頭,沒有捧著說什麼。
全場觀眾也是默然無聲,那些搗亂的人也早就離開了,如果他們還在,聽到這些話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感想。
媒體朋友們也放下了手中的相機和錄音筆,默然了。
後臺曲藝界大腕們紛紛嘆氣。
何向東輕嘆一口氣,到了這裡,他也不想再使什麼包袱了,就是說道:“再到八十年代,曲藝相聲開始復興,演員們紛紛回到了舞臺上開始演出,相聲藉助現代媒體好好紅火了一把。”
“可惜啊,那時候也湧入了大批轉業進來的演員,他們根本沒學過相聲,也不會說相聲。這些人裡面有些是真心想學相聲,也有就想混口飯吃的,也有那種想走捷徑的。”
“電視是個好東西啊,一場晚會就可以讓一個演員一夜而紅,他所付出的代價只是想辦法去登上這個晚會,然後花錢找幾個好的編劇給他攢個好本子就行了。就這麼簡單,既然這麼簡單就能紅,那還有誰會去認認真真學相聲,認認真真說相聲啊。”
“可惜可悲也可嘆,相聲大腕他真的不一定會說相聲,你們見過他說過幾次相聲啊,拿著一段勉強能見得人的相聲,他能說到死。人人都想往電視臺擠,人人都想一夜而紅,人人都想不勞而獲,這不是一個正常的作藝環境,也不是一個好的作藝氛圍。你們別以為傳統藝術很保守沉悶,實話告訴你們,這行人浮躁的很。”
後臺一眾相聲前輩臉色都不好看,何向東說的就是事實,他們無法改變的事實。只不過何向東把事實這麼**裸揭露出來,他們還是覺得有些尷尬和難堪。
何向東道:“行業浮躁,從業者心態浮躁,再加上某些轉業過來的所謂相聲大腕興風作浪。惡因種下,惡果終於來了,九十年代,相聲由盛轉衰,民間說相聲的全都活不下去了,體制內的相聲演員也生存艱難,社會上已經沒有幾個人還聽相聲了。”
觀眾紛紛點頭,他們之前也不聽相聲,現在也就只聽向文社一家,別人的相聲他們還真聽不下去。
張文海道:“不只是那時候,現在也一樣,也沒幾個人聽相聲。”
何向東接著話頭說:“是啊,這也怪不得旁人,只能怪我們自己,因為沒有幾個相聲演員真的會說相聲,濫竽充數的人太多了,這個作藝環境太糟糕了,沒人願意下死力氣去學,也沒人願意好好說相聲。”
張文海點點頭。
何向東道:“我們是民間小藝人,我和張先生,還有我們後臺的範文泉先生在96年的時候在豐臺區找了家小劇場,創辦了向文社,我們要讓相聲重新迴歸到劇場裡面,現在北京城也有好多家相聲小劇場,但這個概念還有這件事情是我們先開始做的。”
張文海點頭:“沒錯,我們發起人。”
觀眾鼓掌。
何向東看著觀眾,說道:“我們之所以這麼做也很簡單,就是想把相聲迴歸到他本來的面目上,該是怎樣的,就是怎麼樣。我們就是單單純純想說相聲給您諸位聽,您喜歡聽什麼,我們就說什麼,就是這麼簡單,您要聽的開心了,給我們仨瓜倆棗,我們好拿去買飯吃,這就是相聲本身,也是最好的作藝環境。”
張文海捧著說:“您諸位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您賞飯。”
“好。”觀眾大聲叫好。
後臺曲藝界的前輩們也紛紛默然了。
何向東長嘆一聲:“相聲沒有那麼大功能,給不了你車,也給你了你房,也別給相聲加上那麼多負累了。這就是一說一樂的事兒,您諸位花倆錢在這裡聽的高高興興的,好好放鬆一下,忘卻了工作的壓力,忘記了生活的煩惱。笑完了回家去,見著孩子也能有個笑臉,看見父母也能笑著問上一聲,第二天再高高興興上班去。這就是我何向東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的重大貢獻了。”
“好。”觀眾叫好聲都要響破雲霄了。
何向東還覺得沒解氣,猶自道:“別老讓相聲非要有教育意義,非得有諷刺意義。什麼是好相聲,什麼是壞相聲,你們說了算,還是我說了算啊?這得觀眾說了算才行的,觀眾認可的就是好的,人家觀眾說非得接受教育不可了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