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口了。
所以老爺子只要一開始,街上就沒人了,全都擠在人家商店裡面不出來了,這也就是淨街王名號的由來。
還有一位響噹噹的淨街王就是王元風,也就是現在的王彌葦,那可是相聲界的一位奇人。說相聲的表演場所通常是在茶社或者園子裡面,就算有說單口相聲的,也很少有人去書場的,都是在茶館裡面說完一段兒,再一要錢就行了。
但是這位爺卻偏偏相反,整天流連在書場之中,一個人跟一幫子評書門人混在了一起。
書場說書是有規矩的,不是說隨便亂來的。通常是書場老闆找說書藝人來說書,找個五六個人,商量好了我的書場今年一年的書就你們幾個人說了,我就不再找別人了。
你們藝人也商量好說書的書目,省的到時候撞在了一起,還有書目的時間,幾個月說完,說書的這段時間就不能再去別的場子了。
還有也要跟周邊書場的說書藝人打好招呼,大家儘量不要同一時間段說一樣的書目,避免惡性競爭。
所以那年月的藝人們是有競爭的,但也是要靠講義氣賣面子的,正所謂城牆高萬丈,全靠朋友幫。
王彌葦就是在書場說書的時候跟張闊如認識的,最開始兩人是在兩家書場說書,是競爭關係,還鬥了幾場藝,但卻是不打不相識,鬥藝過程中,他們互相都很佩服對方的藝術水平,反而成為了朋友,後來還在一家書場裡面說書賣藝。
張闊如對單口相聲的瞭解基本上都是從王彌葦嘴裡知道的,其實評書跟單口相聲很類似,在藝術形式上並沒有太大區別,就是單口更加側重逗笑一點,僅此而已。
王彌葦因為常年在書場說書,跟相聲界走的也不近,當年甚至還有很多人認為王彌葦是評書門人,因為沒有哪個說相聲的成天說書的,說相聲的還是以說對口為主,說書只是為了說一段兒新鮮玩意掙錢。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大批藝人進入了國家的曲藝團,王彌葦卻沒有,後來也不知道這人去了哪裡了,好多人都以為他已經死了。
隨著老一輩人的紛紛逝去,而王彌葦也沒有傳人來替他維護聲譽,所以當年烜赫一時的單口相聲淨街王也就慢慢被人遺忘了,除非是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老藝人,否則後來人還真不知道這位爺的厲害。
此刻的何向東是震驚得無以復加了,他師父特別仰慕淨街王,年輕時還上門求教過,對這位爺推崇備至,何向東怎麼也沒想到淨街王居然就是眼前的王彌葦,而且這位爺居然還要上趕子收自己為徒。
何向東腦袋有點暈,他感覺自己的大腦都要停止轉動了,淨街王要收自己為徒?這事兒要是被師父知道,估計老頭兒也得要瘋。
陳軍拿著咬了一半的包子,也傻住了,他雖然聽不懂眼前幾個人在說什麼,但是好厲害啊。
張闊如哈哈大笑,對著王彌葦使壞道:“來,淨街王,來說兩句,說說獲獎感言。”
“說你大爺。”這四個字是從王彌葦牙縫裡面擠出來的。
張闊如一點也不惱,他興奮地臉上都泛起了陀紅,拿著紙巾擦擦自己憋笑憋出來的眼淚:“哎呀,淨街王,哈哈哈,不是說你們的傳承很嚴格嘛,一定得要二十來歲的一代名家,代代英傑,單口相聲從來都是最強的,就算跟我們評書門比也一點不怵。怎麼樣,現在砸手裡面了吧,遇上個就是不肯拜師的,我現在特想看看你怎麼哭。”
“哈哈哈,你也要八十了吧,可沒幾年活的咯,這麼些年連一個傳人都培養不出來,你也太失敗了吧,你看看我隨便白撿就能得這樣一徒弟,你還別羨慕,羨慕也沒用,我徒弟可沒興趣拜你為師啊。還有啊,我估計東子就算不拜師,你也得把一身本事傳給他,因為你沒時間再去找傳人了,王元風啊王元風,你精明瞭一輩子了,臨了臨了,還是要便宜我們張家人啊,哈哈哈哈。”
王彌葦繃著個臉,臉都要抽的扭曲了,果然所有事都被這個老混蛋猜中了,自己這麼慘,這老混蛋居然還這麼幸災樂禍。要是再年輕二十歲,王彌葦覺得自己肯定能把這老王八蛋錘死。
張闊如得了便宜還賣乖:“老小子誒,我告訴你,打今兒起你可得哄著我,忍著我,讓著我,何向東可是我徒弟,小心我不讓他給你找傳人,讓你們那一枝兒直接斷了傳承。”
“你敢?”王彌葦眼珠子瞪了起來。
張闊如挑釁道:“我有什麼不敢的,師徒如父子,他敢不聽我的?不聽我現在就死過去。”
何向東和陳軍兩個人都目瞪口呆的,他們倆從來沒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