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
雖然與李寧宇的計劃有出入,但是本意上李寧宇的目的已經達到,並且從某種角度來說,更好了一些。
第二點自然也不是問題,威廉二世早就知道遠東集團最近在北美洲地區的一系列動作,所以似乎是一件順水推舟的事情,但這件事,李寧宇卻又狠狠地擺了威廉二世一道。
至於最後一點,遠東海軍購買十五艘大型戰列艦,這個更是沒有問題,不過在看到一年內交付的時候,威廉二世心中不由的微微一緊,但卻沒有立即看出裡面的問題。
其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德意志帝國僅在統一後的40餘年,就憑藉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躋身於世界五大強國之列。
並且可以看出德國的技術水平、工業生產能力,都領先於老牌帝國法、俄,更不像英國,擁有眾多的海外殖民地,雖然德國國內的經濟總量還是不行,但在一戰中,即使最強的英國,也不敢向威廉二世這樣,同時對抗世界幾個大國。
而李寧宇之所以會選擇基爾港,主要是因為那裡是德國海軍潛艇製造基地,對於德國潛艇,李寧宇心中一直都存在著某種潛意識的敬佩,因為曾幾何時,德國人的卻創造了只屬於他們的水下奇蹟。
但威廉二世最後竟然同意,遠東海軍艦隊停泊德國北海軍港,讓李寧宇似乎更加的欣喜,要知道自由進入德國北海軍港,意味著遠東海軍不但可以再海上剋制德國公海艦隊,同時也可以在陸地上,因為遠東海軍擁有一支與陸軍特種部隊,同樣強勁的特種作戰士兵,他們最拿手的就是斬首行動。
海軍作戰不同陸軍,陸軍可以三四個人為一組作戰,甚至可以單兵,而海軍一艘大型戰艦就需要上千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所以一旦大量指揮官無法就位,那麼整支艦隊,也就將不復存在。
而在墨西哥的事情上,威廉二世吃虧最為嚴重,因為就在他同意李寧宇的條件以後的第三天,墨西哥當局因為多次與美國當局協商購地事宜無果,直接向美國當局宣戰。
而之前不久,美國駐德國大使剛剛收到外交公文,上面就稱,如果美國不將土地還給墨西哥,德國當局就將協助墨西哥,把美國西南部的土地還給墨西哥,從某種層面上說,德國只是在表示自己的立場,但是一切都變成了另一種含義,而美國也以此為藉口,直接向德國宣戰。
可美國為什麼只向德國宣戰,而不是連同其他同盟國一起宣戰,這裡面就像是一個迷宮,但一切的源頭都是來自遠東集團,其次就是一戰爆發以後,德國海軍潛艇的無差別攻擊,讓大西洋上的美國軍艦,感到了巨大威脅。
所以在看到法軍開始向西線德軍開展攻勢,以及趁著一戰膠著之勢,遲遲未動的美國,終於開始行動了,但是所有的一切,最後卻只有李寧宇一人笑到了最後。
按照歷史軌跡,第一次世界大戰應該要晚十年發生,但可能是由於李寧宇的出現,坦克、飛機、航母,紛紛提前出世,最後間接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提前爆發,但好在一切都與歷史情節沒有太大的偏差,只是時間早了一點。
第五五二章:索姆河慘烈的陣地戰
美國的參戰是必然,這一點李寧宇早有準備,但是美國不直接對遠東宣戰,讓李寧宇有點小小意外,所以在美國與墨西哥的首場陸地戰役打響以後,遠東軍團開始了全面對美國宣戰。
雙方都知道對方的存在,也十分清楚對手的目的,但誰都沒有公開,而歐洲陸地戰事也最後一次打響,李寧宇和威廉二世的初步協議達成後,駐守在西伯利亞地區的遠東軍團開始了頻頻活動,主要就是給沙俄帝國造成一種假象,算是幫助威廉二世拖住東線,但東線的法國陸軍,還是同盟國集團自己解決。
隨著三月份日德蘭海戰的結束,遠東海軍進駐歐洲北海地區,讓原本交戰的英德雙方中間多了一層,同時現在的英國海軍本土艦隊已經無力再力抗遠東海軍,最後乾脆就退守本土海域,而遠東海軍航空母艦戰鬥群也不進攻,只是靜靜停泊在歐洲北海,就好像門神一般矗立在那裡。
英德海上的戰役已經不可能在進行,於是,雙方自然而然的開始準備又一次陸地上的交鋒,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到了中後期,英、法兩國聯軍大量集結在法國北部的索姆河地區,似乎準備對德軍的陣地進行攻堅戰役。
而這次戰役從1906年6月24日開始,一直進行到11月中旬才結束,這次戰役,雙方傷亡再次出現井噴,雙方一共造成130餘萬人傷亡,陣亡的就有3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