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3 / 4)

小說:回到清朝做霸主 作者:辛苦

但德軍士兵看到從凡爾登要塞裡面鑽出的法國士兵後,有的連槍栓都沒有拉。

這次戰鬥的前期,對於法軍來說是異常艱苦的,因為德軍有整整27個師,外加1000門大口徑火炮,而駐守的法軍只有10萬人,大炮不足300門,但是好歹抵住了德軍的第一次進攻。

德軍大規模的進攻以後,未在頭天一舉拿下凡爾登要塞,就已經失去了最好的戰機,於是雙方都開始向凡爾登要塞增兵,這次卻擺開了大決戰的陣勢,雙方的援軍趕到之後,雙方開始了一場持久的拉鋸戰。

激戰一直進行到4月份,凡爾登要塞地區的英法聯軍的總兵力已經與德軍旗鼓相當,這個時候德國人也著急了,威廉二世還派出了他的皇太子親征,並且首次在戰場上使用了毒氣彈,剛開始英法聯軍抵擋不住毒氣彈的攻擊,德軍在一度取得優勢,不過很快調整過來的英法聯軍,又數次打敗了德軍的進攻。

攻勢一次次阻止在要塞前面,時間來到了1906年的7月,德軍再次主動發起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的高潮,但還是被英法聯軍頑強的抵擋住,時間來到了秋天,這次輪到英法聯軍開始大反攻了。

第五三三章:大決戰之凡爾登要塞(二)

在英法聯軍發起反攻戰役時,首次使用了新式400毫米口徑的大炮和徐進彈幕射擊技術。

簡單地說徐進彈幕射擊技術,就是步兵在衝鋒或大舉前進的時候,協同的炮兵按一定順序延伸炮火,始終把炮彈打到步兵前面數百米的地方和位置,這樣就為步兵提供有效的火力掩護。

但是徐進彈幕射擊掩護戰術,難度很高,這是一種高難度的步炮協同戰術,在利用強大的炮火威力下,伴隨著地面大隊步兵的攻擊的戰術,一般炮彈彈幕保持在步兵攻擊線前面的安全距離上,讓後採取逐步延伸射擊,以其殺傷阻擊步兵攻擊的敵方部隊。

首先就對炮兵的射擊要求較高,並要求有充足的彈藥供應,其二徐進彈幕射擊分為單層徐進彈幕射擊和雙層徐進彈幕射擊兩種,按照單層徐進彈幕射擊,通常以7分鐘一次齊射的速度來射擊,這樣就可以為衝鋒、突擊的地面部隊,提供一定的防禦率和防禦寬度。

這樣的防禦寬度,一定不得超過被增援部隊的正面寬度,不然就會誤傷戰友,而雙層的徐進彈幕射擊,一般是由兩層彈幕為步兵提供火力掩護,後一層彈幕主要殺傷力要避開第一層彈幕,直接打進敵方步兵的防禦陣地。

同樣也是以7分鐘一次齊射的速度,當是與單層徐進彈幕射擊相比,提供的防禦率加倍,防禦的寬度卻直接減半,而在這次凡爾登戰役中,德軍的炮兵火力曾經在衝擊的步兵前方,構成過一道移動的彈幕,用於掩護德國步兵衝擊前進。

而這項炮兵技術遠東軍團早就已經熟練掌握,遠東軍隊普遍採用徐進彈幕射擊,作為支援步兵連續衝擊的方法,後來一點點傳授給了歐洲各國,主要是因為各國這些年在遠東集團購買了大量的大口徑榴彈炮。

凡爾登戰役之所以稱之為戰爭絞肉機,首先是雙方的實力幾乎對等,各有超過100萬兵力,然後無論是火炮,還是其他新式武器都完全旗鼓相當。

苦戰三個月以後的1906年10月,英法聯軍奪回杜奧蒙要塞,11月德軍主動放棄沃要塞,12月德軍完全退到戰役開始時的戰線上,因為在凡爾登戰役反擊打響以後,沙俄陸軍也開始配合進攻,從西線的另一邊直撲而來,所以在西線索姆河戰役開始以後,德軍就在凡爾登要塞戰役中,再也沒有投入新的兵力。

當時德軍的所有進攻行動,都只是為了牽制正面的英法聯軍,但因為未能達成這次戰役的目的,指揮戰役的德國總參謀長被免職,興登堡元帥接任,同時德皇威廉二世批准停止進攻,在英法聯軍一次次發動反攻後,逐漸基本收復了被德軍攻佔的所有陣地,至此凡爾登戰役全面結束。

不過在10個月全力交戰過程中,雙方共投入200多萬兵力,大約共發射了4000萬發炮彈,造成的傷亡人數近百萬人,這足以創造新的戰爭歷史,凡爾登成了駭人聽聞的人間地獄,特別是夏季的那幾個月,整個凡爾登戰場上來不及處理的屍體,散發出來的惡臭,足足可以影響周圍數百公里的環境。

不過隨著又一次對對胡,英法聯軍與德軍都在這一次戰役中徹底耗盡了大量元氣,法軍陣亡大約55萬人,而德軍陣亡43萬人左右,這是一次決定性的戰役,可以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一個轉折點,德意志帝國已經從此逐步走向最後失敗。

德軍給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