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3 / 4)

小說:超級電力強國 作者:懷疑一切

一類的敏感事情。

這會兒的電力報,跟電力部還在一個院辦公,近水樓臺先得月,對部裡時事的掌握倒也清晰。一聊之下,張逸夫才瞭解到,華長青已經成為了這段時間在部裡最紅的人,或者說是最風口浪尖的人。在解決了九灘的事情後,他開始大舉推進電廠自動化,同時聯絡了美國的兩家軟體廠商,準備一口氣多搞幾個自動化試點,他手下的專項工作組也聚集了二十餘人,事情順利的話,眼看就要成立資訊與自動化司。

而民間對於華長青的看法大抵分為兩類,一類人認為他太狂,步伐太快了,不能因為一個自動化,亂了組織的固有節奏;令一類人認為他把老美的效率帶了回來,雖然細節上還有待商榷,但至少是個能幹事的人。

不得不說,這種事還就得華長青這號人來做,一方面他跟美國的廠商本就有聯絡,聯絡方便,另一方面他懂,又懂電力系統,又懂軟體,又是中國人,想必正是因為如此,部裡領導才肯委以重權和信任吧,畢竟挑不出別人幹這活兒了。(未完待續……)

159 結賬走人

至於近期最大的倒黴蛋,恐怕非苗德林莫屬了,臨時代任了一個月廠長後,被髮配到了市局,當個副手,豐州電廠很牛,但豐州市局就太一般了,當個副手安置,估計是要在那裡養老了。

“安全第一啊……”牛大猛感嘆道,“幹咱們這行的,出一次事,就夠栽一輩子的了。”

“是是,這方面我們也很理解,電廠的同志不易。”龔宏志抿了口酒嘆道,“但苗德林真的不冤。本來是EMC裝置的問題,他非畫蛇添足,枉為小人,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都被抖落出來,在部裡的領導面前耍手段,不是找死呢麼。”

年輕的記者聞言笑道:“總編,要說這事兒,也幸虧苗德林殺出來把罪頂了,不然倒黴的就是生產司了。”

按理說年輕人不該說這麼敏感的話的,但報社終究不是業務部門,相對聊起天來沒那麼多顧忌,外加現在是八卦時間,不出點乾貨大家也難受。

“有點這個感覺。”龔宏志放下杯子,抿了抿嘴,“事故肯定是要追個主責出來的,這次最後證明是EMC的裝置問題,主張引進的生產司也免不了惹麻煩上身,幸虧有苗德林把重罪都頂了,後來生產司也算反應快,第一時間上報要停止與EMC的合作,將這事圓了過去。”

可憐的老苗啊。

張逸夫暗自嘆道,上面的人,不管是歐煒還是誰。各顯神通都混了過去,唯獨他,簍子捅大了,既然兜不住,那就把屎盆子都扣給你吧。

“不過這次的事情,說到底,也是好事。”年輕記者又說道,“透過這事,部裡對進口裝置的態度也產生變化了,外加最近的國家政策。也許很快就會大力支援國產。”

“這結果就沒人知道嘍。”龔宏志一嘆。舉杯邀酒,這話題也就在此結束。

當歷史與機遇擺在人面前,人卻無能為力的時候,通常十分痛苦。

現在的張逸夫就有這種感覺。

不得不說向曉菲有種先知先覺的敏銳感。同張逸夫這種真的先知不同。那完全是一種直覺。不然她也不會好好的薊京不待著,去東北邊境倒騰皮貨。

雖然只是簡單的皮貨貿易,但這其中其實牽扯到了兩個經濟學的大道理。

一是供需。國內皮貨少,俄羅斯多。

二是形勢,這個時代的蘇聯已經解體了,盧比早已崩潰,跟那邊做貿易划算,拿一顆西瓜換一身裘皮大衣的事情雖然誇張,但拿日用品換皮貨的例子還是屢見不鮮的,那邊工業陷入停滯,正是用暖壺臉盆墨鏡換皮貨的大好時機。

而現在,向曉菲在初涉電力圈後,又敏銳的捕捉到了國產裝置的缺口,這讓張逸夫不得不佩服。

他開始想,那些自己不屑於做,不願低頭去做的事,是不是可以適當做一做。夏雪的事同樣也影響著張逸夫,也許自己在某方面,也有些過於精神潔癖了。

送報社三人回到招待所後,回程車上,醉醺醺的牛大猛也講出了請報社過來的真正用意。

想想看,電力報都當成全國模範電廠來報道了,煤耗都搞得這麼拼了,覺悟都這麼高了,部裡再不讓人家達標,好意思麼?要是沒達成標,不是自己給自己打臉麼?

張逸夫也不得不嘆,牛大猛真的是把一切能利用的資源都利用了。

……

12月底,隨著機組年度檢修的安全結束,各機組車間最後的大型改造工程也落下帷幕,換新標牌,刷牆,塗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