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一旦考慮成本就不好玩了,8g與動輒百萬的裝置費用。無疑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拿冀北電廠來說,如果幾個機組都換成這種省煤器,那一次性投入就是千萬級的,要回本怎麼也得三五年。
雖然三五年就電廠壽命來說不算什麼,但千萬級的資金投入絕對就是可怕的支出了,哪個領導腦子抽了給你撥這麼多錢等你五年回本?
因此在現階段,H型省煤器依然是個天上樓閣。
不過國內智勇雙全的工程師們,攻克這個技術封鎖也只是時間問題,約莫十年過後,幾家電力裝置廠商終於成功搞定了這件事,雖然質量上與英國佬的東西有些差距,但到底是H型的,且價格不到英國人的1/10。
到那時候,這種省煤器才到了普及階段,電廠改造,新電廠興建,非H不用。
發現了這一點的張逸夫,相當的躍躍欲試。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怎麼樣的技術障礙,卡了我們十多年的時間呢?
張逸夫大概研究了一圈,H省煤器在結構上確實有趣,密密麻麻的鰭片設計不是一眼能看透的,管道穿插其中,在有限的空間內幾乎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精益求精。再看過設計圖,張逸夫著實暈了不少,足足用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才看懂了內部構造和焊接點,說到底這仍然是個暖氣,算不上多麼高大上的設計,但在細節和理念上都很巧妙,這才是讓人歎服的地方。
但張逸夫的專業並非工業設計,他始終覺得如果一個專業的工程師把這種省煤器解剖來看,還原一副設計圖應該不是難如登天的事情,我泱泱山寨大國弄個這東西要10年?
於是張逸夫的不解投向了另一個看起來很難的東西,其名為閃光電阻焊。
這無疑是張逸夫完全不瞭解的東西了,需要找專業人員諮詢,焊接工藝看樣子是個深坑,但再深……這也只是焊接一個暖氣片而已,張逸夫不相信因為這個工藝會耽誤十多年的時間。
歸根結底,他認為還是重視程度問題,國內在減耗方面一直都不怎麼重視,只看重生產量,專業的人才和領導大多也將精力和能力用在如何提高生產量,生產效率上來了,沒人有功夫苦心研究這種東西。
但進入21世紀後,環境問題,資源問題上了檯面,電力體制也改革了,盈虧自負,伴隨著這股風潮,商家企業的投入重心無疑會產生偏轉,省煤器這個小東西也終於被盯到了,於是任何的技術封鎖都無法抵抗山寨的威力,短時間內大功告成!
張逸夫不禁搓了搓手,暖手過後,先於人十幾年,投入到了山寨大軍的行列中,我山寨的不是過去,而是未來。
隨後三天,張逸夫安排文天明就在招待所辦公,起草後續若干檔案的大綱,自己則徹底宅在家裡作圖,或者說是照貓畫虎,不管出來的圖能不能用於製造,先要讓人看懂,後面的就好說了。
這閉關修煉的三天,招待所的那個空床位也沒閒著。趙紅旗已經來到薊京,光榮的成為了恆電工建第一名,也是唯一的專案經理,白天向曉菲強行輔導他的普通話,晚上他則去招待所與文天明共處一室,三天下來,愣是隻與張逸夫見了一面。
第四天中午,向曉菲正教趙紅旗合同與談判事宜的時候,只見一男子從內房衝出,手中攥著一沓列印紙,頭髮蓬亂,振臂高呼。
“老子終於完成了!!!”(未完待續……)
233 回校
“可算弄完了……”向曉菲連忙上前安撫激動的老哥,“三天了……你究竟在搞什麼……”
“H型鰭片省煤器!現在我看到‘鰭’就噁心!告訴我媽,下次燉魚的時候把鰭扔了!”張逸夫一把把該死的設計圖摔在地上。
趙紅旗此時也湊過來,將圖撿起,看一眼就夠暈了,對連字都沒識全的他來說,這玩意兒比天書還可怕,他只捂著腦袋問道:“哥……這上面也沒魚鰭啊?”
“都說了,別提‘鰭’!”張逸夫一把拿過設計圖,扇了一下趙紅旗的腦袋,“這是智慧財產權,別瞎看!”
張逸夫這輩子從未對智慧財產權如此重視過,自己連山寨一個東西都快要累死了,正版研發何其難哉!他為自己這輩子用過的一切盜版而自責!
“我不看還不成麼……”趙紅旗哭喪著臉道,“這玩意兒,估計全國也沒幾個人能看懂。”
“所以要找能看懂的人。”張逸夫終於收斂心情,衝向曉菲道,“曉菲,幫我買一張去葆州的火車票!”
“葆州?你去葆州做什麼?”向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