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2 / 4)

小說:超級電力強國 作者:懷疑一切

總之挺老實的,有點左。”向曉菲技術不行,八卦和看人還是有一手的,“我跟小妮打聽過了,他原來是總廠的,也是副廠長,自己也是個技術尖子,再混兩年應該是有機會當廠長的。後來不知道得罪誰了,被調來二廠,剛開始挺有幹勁,想做點什麼,但全廠就他一個人著急,沒人跟他做,又屢受劉順發的排擠,只能就這麼憋著了,據說有一段還憋出病來了,成天往局裡跑。”

“有精神病史?”

“你們家夏雪不也有?”

“別鬧,說正經的。”

“嗨,沒事。”向曉菲對此卻是不屑一顧,“精神病是怎麼得的?都是憋的!怎麼憋的?孤獨,鬱悶,苦難,不溝通,沒事做。這次咱們承包二修廠,他其實是全廠上下最高興的一個,巴不得擺脫電力局呢。電力局也不想留他,本來是有本事的人,最後也沒調走,倒是劉順發調到總廠當副廠長去了,你說逗不逗?”(未完待續……)

280 動筆

“劉順發也是夠八面玲瓏的啊,撈了一票油,毀了一個廠,拍屁股養老去了。”

“所以啊,你就看局裡這安排,這用人,我要是吳強,我也得憋出病來!”向曉菲掐滅菸頭笑道,“不過現在沒事了,他有人溝通了,有事做了,也有熱情了,病自然就好了。你不知道,我跟他說做這個產品的時候,他整個人都跟著了火似的,當時就催我要設計圖。設計圖一給他,他恨不得兩天沒回家,就蹲辦公室研究。他們現在討論的那些東西,對咱們來說聽起來是受罪,但對吳強來說,估計世界上沒有比這更爽的事兒了。”

“這樣啊……”張逸夫托腮琢磨一番,“現在需要他,得用,你多鼓勵鼓勵。”

“這種求著幹活兒的,用你說?”

“還是得注意,這人太偏執了。”張逸夫搖頭道,“用他,是迫不得已,但他憋出病來肯定是有原因的,麻煩的時候還沒到。”

“這能有什麼麻煩?”向曉菲不解道。

“說不清,委以重任可以,但要留一手。”張逸夫話罷起身笑道,“我先回去,你過5分鐘再回去。”

回到會場,依然是兩邊激烈的討論,吳強對這件事真的很上心,如今已經聊到了焊接工藝上,在這方面,廠裡的人無疑有更多的實踐經驗,而學校的人則更專注於理論,難免不產生一些分歧。

談到焊接工藝,一半取決於裝置,一半則取決於人,一個優秀老練的焊工,是價值連城且不可替代的,實現一切工藝的基礎。各類焊接技巧。火候力度,都要經過長年的浸淫才能掌握,是技術工種,熟練活,並非照本宣科那麼簡單。

常思平一方,一定是知道這一點。但未必重視,在生產實施方案的設計上,幾乎走的是理想主義路線,認為任何理論上的焊接工藝,只要有裝置,人都可以實現。而這些理論,他們掌握的雖然不如發達國家先進,卻也完完全全領先於國內的裝置基礎了,然而裝置基礎也許都不是最大的困難。可以買,可以引進高精尖的裝置,但工人是買不來的,因此在工藝實現上的差距,才是如今的爭論要點。

同樣完成一種組裝,也許有三五種焊接方法,都能出活兒,但中間其工藝的精密程度和複雜程度是不同的。結果上的誤差和質量也是不同的。一個出色的生產企業,就是要不斷地尋求最簡化。成本最低的焊接方法,製造出儘量質量過硬的產品。

而搞學術的人,他們認為只要理論過關了,其它就是你們搞製造的事了,成本一定是忽略的,質量一定是高標準的。對他們而言這個東西更像是一個藝術品,而非產品。

這也就導致了兩邊的矛盾,吳強高呼你們的方案不現實!常思平卻咬定必須這樣,必須出最好的產品。

張逸夫只恨自己沒有理論基礎,現在即便發現了雙方糾纏的事。也找不到合理的解決方案,果然隔行如隔山啊。

遇事不決,用“電腦”。

他們吵他們的,文天明記文天明的,張逸夫則在“電腦”更深層,去挖掘具體生產工藝上的理論。常思平屬於學院派,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憑學識設計出一套方案,完全沒有經歷過實踐檢驗,這必定是不科學的。

這一次,張逸夫的目的不再是設計圖紙,而是那些教訓和經驗,那些在經歷過無數失敗與試驗之後,辯證反思,留下的真知。

稍微一搜,他發現這樣的結論竟然還挺多的,無論是學校企業還是一些偏工業的期刊上,都存在著不少經驗之談。他相信,如果把這些結論和文章全鋪出來,絕對可以讓所有人少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