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要這麼模擬兩週,晚上沒人這邊也要繼續模擬,成千上萬次事故,這就真的不是紙筆能計算過來的,計算機這東西的核心意義就在於解放咱們的雙手,把時間和精力放到更重要的事情上去。”
向曉菲站在後面調侃道:“我怎麼沒覺得你倆解放了……這不還是得盯著?”
“這不是剛開始,新鮮麼?”常江大笑道,“你看吧,兩天以後,管他怎麼報警也沒人理他了,每天列印一下報告,回頭一起分析研究就是了。”
向曉菲沒等他說完,忽然指著電子屏道:“誒!這個螢幕閃了!”。
果然,模擬儀器上螢幕最下面一行小英文字母閃爍起來,像是電子錶上的那種閃爍。
“漂亮!”常江那邊對著螢幕已經喊了出來。“兩秒鐘前已經做出保護動作了,動作時間是……8毫秒,非常出色!”
“啊?這就完成了?”向曉菲不解問道,“沒任何直觀反映啊?”
“電光火石麼,這就是繼電保護的意義所在。”常江指著不遠處的裸機笑道,“它就像是一個永遠不知疲倦的哨兵。只要有電力供應,就會永不停歇,每一毫秒都會取樣,審視,計算,判斷,幾十年如一日。而一旦發生故障,它又會在十幾毫秒內做出反應,切斷事故的導火索。比人的反應快多了。”
“現在真是越來越厲害了。”陳延睿也感嘆道,“有了這個小東西,準確率、快速性和可靠性都會有大幅度的提高,從我們的產品設計上來看,將來還有無限的擴充性,比如在演算法上有改進,或者電網宏觀引數有所調整,我們只需要升級一下系統版本。就可以解決更新換代的問題。”
“陳老師,將來會更厲害的。”張逸夫見到試驗竟然如此順利。也有些激動,跟著慷慨陳詞,“隨著光纖通訊的興起,網路技術的完善,這些線路的保護之間將很輕鬆地建立起更快速可靠的通訊通道,不斷地互動資料互檢。那時電流差動保護將是主角,即使有拒動,後備保護也會補上,我們姑且稱之為……雲保護……”
“雲保護?”常江驚道,“這是什麼概念?講講。”
好吧。張逸夫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個深坑,雲保護什麼的純粹即興而發,雲個卵啊,不就是縱聯保護的擴充套件麼,自己跟著10幾年後的IT運營商湊什麼熱鬧!
但常江的求知慾顯然要深探這個坑。
“這個……也只是我瞎想的一個概念,基於Cloud…Computing,我們可以把電網中的每一個分散自動化裝置的資訊透過光纖連成網路,它們共同交織出一片片“雲”,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所有裝置之間創造了延時很低的通訊通道,相互資料取樣,相互協助進行計算,那會是怎樣的一副圖景?”
不僅是常江,連陳延睿都對此陷入了長時間的呆滯。
這二位,對網際網路和微機已經算是非常瞭解了,想法已經足夠前衛了,但窮盡所思,依然無法想象張逸夫描述的那個圖景。
別說他們了,連張逸夫自己都不好描述,只是小小裝逼扯一下雲端計算而已,沒想到激起了二人這麼大的好奇,不好圓了。
“我可不可以這麼理解。”常江比劃著說道,“縱聯保護,就是一種最基礎的雲保護?”
傳統縱聯保護的原理其實就是距離保護加上通訊訊號的判別,它建立在資料通訊的基礎上,一條線路兩端的保護點透過比較各自的資料,監控突變,達成保護作用。
“目前縱聯保護是點對點的通訊,不能算雲保護,而且縱聯保護資料互動太少了,只有那幾種引數。”張逸夫不得不使勁填坑,“將來通訊技術網路技術和微機硬體水平上來之後,大量快速的資料互動將成為可能,而且這也不僅僅是相鄰節點之間的了,而是整個電網,西疆一個電廠裡機組的波動可以瞬間被周圍所有節點捕捉到,各電廠變電站進行整體計算,在幾十毫秒之內全網對此進行反應,並送上報告,各級別排程值班室都可以在一分鐘內得到這份報告,立刻排查出事故的原因,隨時在任何一臺計算機前都可以調出事故現場相關資料,事故處理可以更準確、快捷……”
張逸夫順著自己的思路這麼胡謅下去,他感覺自己好像發現了什麼……
雖然他所知的電網自動化已經很高階了,但自己剛剛說出來的東西,卻已經到了“智慧”這個級別,集合網際網路上雲端計算的概念,整個電網好像成為了一臺大型計算機,一個極其敏感且複雜的大腦,當身體的任何一個地方產生不適,都可以透過大腦的計算而做出決斷。
技術上,這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