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方方面面,就這種工作來說,還是要自己幫忙的。
待張逸夫告退後,他才拿起安全規範,隨手翻看起來。
“嗯……很簡練啊。”
“鍋爐系統……挑不出什麼問題,倒是可以補充兩點。”
“汽機系統,已經比我想得要完善了。”
“發電……原來如此……”
十幾頁的材料,段有為僅用了幾分鐘就看完了,需要補充的地方極少。
安全規範竟然可以簡練到這個份上,這令他十分驚訝,後世的務實與言簡意賅對他來說有種別樣的震撼。而且這份規範因地制宜,凡是冀北電廠不牽扯到的裝置和瑣事隻字未提,看來張逸夫是真的下功夫了,並非只是東拼西湊。
老段不禁有些動搖了,這份材料的水平已經完全蓋過了邱凌的水平,就全面程度來說也許不如自己,但就簡練程度,車間適用性上來說,自己都自愧不如。
該如何處理呢?
老工程師也犯難了。
046 無風不起浪
又是一個週六,下午二時,例會照常展開。
這一次常規報告的內容各個科室車間都豐滿了一些,只因牛小壯做了改良管道這件事,讓大家都有的說了。間隙之中,每個領導同時表達了對牛小壯的讚賞之情,也順帶提上了技術科,這讓張逸夫臉上增色不少,好像他代表的就是技術科一樣,相對地,邱凌很痛苦。這種心照不宣的感覺十分惱人,卻又無從宣洩。
但邱凌已經找到了突破口,雖然不是什麼大工作,但好歹能挽回一些顏面。
技術科的常規工作彙報完畢後,他不知從哪兒變出了幾沓子影印出來的手寫材料,開始向左右分發。
“這是我們科室起草的新版《安全規範》,請諸位領導和同仁好好審查審查,力求改進。”邱凌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