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部分(3 / 4)

小說:超級電力強國 作者:懷疑一切

的要求搭建完環境。

要測試的第一項就十分強人所難。

線路距離保護瞬時切除故障範圍。傳統的線路距離保護,不依靠通訊接收對端資訊,只單端判斷的話,只能線上路60%…70%的距離範圍內實現瞬時切除故障。原因很簡單,考慮電網實際結線、現場測量誤差等等,很難準確判斷線路的末端附近的故障是本線路的還是相鄰線路的,超過70%的距離,就就不方便判斷是否是本保護的線路範圍內了。因此全線路保護需要兩端進行通訊,因為一端超出70%距離的話,而對於另一端來說肯定在30%距離以內,那麼雙端透過資訊一握手,原來是區內故障,跳閘。如果故障超出100%,那麼肯定不在對端範圍內,雙端資訊一碰頭,屬於區外故障,跳閘就是添亂。只是透過通訊通道判別是否本線路故障,之後再進行動作,這樣一來無疑會影響保護動作時間,快速切除故障是電網安全的需要,所以速動性是繼電保護最重要的一個指標。

簡單說來,在傳統標準中,如果線路長度有100KM,在70KM範圍內發生故障,是要求瞬時動作跳閘的,而在70KM以外,則需要一定的時間等待對端資訊綜合判斷,如果是在100KM的位置,那屬於我負責,如果在101KM,就是下一條線路的事情了,我不動。

傳統保護產品誤差擺在這裡,在兩段線路交界附近的這段距離的中,保護難免會有判斷錯誤,具體來說也就是95KM到105KM這段距離。

而IEC就是揪著這塊提出的新標準,原先只要保證70%範圍內迅速動作就可以了,現在擬提出要達到95%,這基於微機更精確的工作電流和更準確的邏輯演算法,或者說是對演算法和邏輯提出了暫時難以達到的標準。

面對這份標準,岡本已經摩拳擦掌了,開玩笑,日本的繼電保護和訊號元件必然是最精確的,對於距離計算的精度是完美的,恆電產品除非去日本工廠偷到了這些東西,否則不可能更出色。

三菱率先進行測試,分別在85%、90%、95%、99%四個線路內距離上進行四次樣本測試,再在101%、105%、110%、115%,線路外距離上進行四次測試。

結果上,也完全印證了小田切的自信。

針對模擬的220千伏150KM以上型線路,這套標準是不給延時時間的,要求保護20ms內完成95%範圍內故障的判斷並動作,相當於在全線路要求速斷,岡本清楚,這必然是無法完成的,但三菱只需要比恆電更快更準就夠了。(未完待續……)

677 簽字?

除此之外,拔尖標準還對故障測距提出了新的要求,誤差要在±2%內,線路越長,故障點越遠這個判斷誤差無疑更大,此前線路保護產品會有測距功能,但並未有過這麼細緻準確的要求,達到這個標準,幾乎可以無需故障測距裝置,在發生故障的同時,就由微機保護確定事故點了。

對於岡本來說,眼前的結果足夠令他滿意。

在85%、90%兩個距離點上三菱產品對故障進行了正確響應;在90%、95%試驗時判斷正確,只是動作時間略長,分別用了27ms、30ms才動作,考慮到畢竟是未來的新指標,這個結果很不錯了;99%專案猶豫了一下,沒判別出來,沒動,這也是新標準允許的,只是美中不足罷了。101%、105%、110%、115%四項試驗也是正確響應,沒有動作。

岡本對於三菱的測試結果感到非常滿意,他已經完成了這個時代最極端的精密與精確。

至於故障測距這一條,三菱的距離判斷穩定在±3%上下,這完全滿足原標準±5%的要求,只是與拔尖標準±2%還有那麼一點點差距,但也足夠可喜可賀。

總體而言,三菱面對這份新標準,交出了一份60分的答卷。

分析結果的時候,施羅德也表示出了讚歎:“這麼高難度高精度的測試,這個成果已經很不錯了。”

“謝謝。”岡本感謝過後說道,“完美的電器元件,包括距離計算、訊號判斷元件都是業界精度最高的,這一點其它廠商學不來,我們有自己整套完善的元器件體系。最多最多。他們有辦法搞到我們的元件,勉強落個平手,但這樣一來,不也正好證明了別人在用我們的技術麼?”

岡本眼睛卻沒看張逸夫,這句話卻顯有所指。

“說話不如說明白一些。”張逸夫卻大方笑道,“放心吧。這個測試,咱們的結果肯定差異明顯,施羅德和托馬斯會見證這一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