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1 / 4)

小說:時代鉅子 作者:冥王

就在戲臺下的第一排正中間的桌子。

雖然二樓有包廂,但是聽相聲,還是坐在臺前才有感覺。

林風要了一壺極品鐵觀音,葉薇語則抱著瓜子盤,興致勃勃的嗑起了瓜子,等著開場。

第二百八十七 人生如戲

相聲早在宋代就有,原來的名字叫“象生“或“像聲“,是仿學口技滑稽表演的意思。

但是,從帷幕裡表演的“暗象生“發展成面對觀眾表演的“明相聲“,卻是近一百二十多年的事。

見於記載,首先在北京地場上說單口相聲的是清代咸豐年間的張三祿,接著是京劇丑角演員朱紹文,為生活所迫,改行說了相聲。

朱為了肚子不顧面子,整日在露天地演出。他在手裡敲打的兩塊竹板上刻著兩句詩“滿腹文章窮不怕,五車書史落地貧“,發洩他的滿腔憤怒。觀眾們隨之都親呢地管他叫窮不怕先生。

就這樣,“窮不怕“成了他的藝名。

“窮不怕”演出前,先用右手攥著一把白沙子往地上撒字,邊撒邊唱自編的“太平歌詞“,等觀眾聚攏來圍成一圈後,才正式表演。他有時學唱京劇,有時講解字義,有時說笑話和單口相聲。後來感到一個人說太單調,就和學生們互相問答,一捧一逗,逐漸演變成對口相聲。

傳統相聲中的《改行》、《大保鏢》、《黃鶴樓》等,都是他的創作。他成了當時開始形成的相聲三大流派中“朱派“的創始人。(另外兩派是以阿彥濤為代表的“阿派“和以沈長福為代表的“沈派“。)當前京城的相聲演員,大部分是宗朱派的。

相聲的發展從張三祿算起,共經歷了七代。如果每一代找出一位演員做代表,七代人是這樣師承下來的:張三祿(第一代)……朱紹文(第二代)……徐有祿(第三代)……焦德海(第四代)……朱闊泉(第五代)……侯寶林(第六代)……馬季(第七代)。

要是按這個排輩算下來,曾拜侯耀文先生(侯寶林之子)為師的郭德綱,應該是相聲的第八代傳人。

相聲在發展過程中,曾經把口技中的“雜學“、全堂八角鼓中的“逗哏“、評書中的“貫口“、蓮花落中的“太平歌詞“和滑稽二黃中的詼諧表演等等,加以吸收融化,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色。

這種特色按照相聲演員們習慣的說法,就是講究“說“、“學“、“逗“、“唱“。

…………

05年的時候,或許是德雲社最興盛和鼎盛的時期。

之前的很多老先生都還在,新生代除了郭德綱和于謙,李菁、何雲偉、曹雲金、劉雲天等“德雲四少”也開始嶄露頭角。

這個時候郭德綱剛剛將這麼多年積累的生活,改編了很多經典的傳統段子,像《西征夢》、《黃鶴樓》、《託妻獻子》、《揭瓦》,也有很多原創的好段子,像《我這一輩子》、《我要幸福》、《論五十年相聲之現狀》等,這些德雲社早期的相聲段子,笑料十足,包袱密集,非常好看。

尤其是在這個相聲已經被小品和流行歌曲衝擊下,沒落的年代。

人們忽然發現,原來相聲還可以這麼說!還可以這麼好笑!

而且這個時候,郭德綱非常捧其他人,返場小段總是拿李菁開涮,《李菁開車》“說李菁開車三邁,我的媽呀,太刺激了!風馳電掣啊……”、《李菁表妹》“她那個照片貼在門上辟邪,貼在床上避孕”之類的,也讓李菁紅了起來。

何雲偉的《口吐蓮花》,曹雲金的《大保鏢》……

而且,從年初的茶園中寥寥幾人,到現在場場爆滿,連站票都賣光了,這種團體歷經艱難,終於苦盡甘來,眼看著就要興旺發達的感覺,讓德雲社的每個人都精神飽滿,充滿著激情和希望。

這種精神狀態,再過些年後,就很難見到了。

可惜,共患難易,共富貴難,自古如是。

隨著德雲社越來越火,賺的錢也多了,反而多生變故,先是老先生們逐漸隱退,“德雲四少”為代表的一批元老也紛紛叛出師門,離開德雲社,自立門戶。

歸根結底,不外乎是這個道理。

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林風想起前世時看微博上郭德綱和曹雲金多年之後,還在互相撕逼,再看看現在他們師慈徒孝、其樂融融的場景,不禁有些感慨。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啊。

臺上,郭德綱和于謙正在演出《西征夢》,郭德綱一句“金髮閉眼”,再加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