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3 / 4)

小說:噴神 作者:恐龍王

句,繼續說道,“所以,我覺得這部片子之所以會火,關鍵就在於兩個字:引戰。或者說三個字:帶節奏。”

“什麼意思?”丁理慧覺得有些聽不懂。

馮見雄循序漸進地誘導:“網路影片已經興起兩年了,正在漸漸蠶食電視媒體的收視份額。那麼,你想過沒有,未來還有哪些東西,電視臺上放能夠維持住對網路的優勢呢?而網路影片又要進一步做哪些事情,才能瓦解電視臺的抵抗呢?

我覺得這裡面有一個關鍵點,那就是‘時效和話題性’。網路上的電視劇,因為是所有觀眾可以自選時間一口氣看完的,所以他們雖然時間上自由了,但是很難踩上社會熱點

也就是說,在電視機上看火劇的觀眾,雖然每天只能看兩三集、還得到點了就坐在電視機前等,但他們好歹是和大多數對這個片子感興趣的人在一起看。第二天去了學校或者公司,跟別人能有談資、有‘社交貨幣’。

這一點上,網路觀眾是有劣勢的,他們某一天興沖沖看了一部相對老了一些的片子也不用太老,只要是過氣了一兩個月、並非剛剛當季播放然後第二天去學校公司,發現別人根本不聊這部番,身邊也沒人看,這會少掉多少樂趣?

所以,以後放在電視臺上首播的電視劇,要想確保收視率,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激發大家的討論,形成社會話題的熱點。換句話說,要故意‘引戰’、‘帶節奏’。甚至把一切可以激起社會對罵的因素都利用起來……”

第4章 卑鄙是一種讚美

07年的華夏,相對十年後而言,國際地位還不那麼高。

畢竟,世紀初的時候,華夏的gdp規模才超過義大利,排在美日德法英後面。07年前後,還在跟德國爭奪世界第三。要到2010年以後,才跟曰本持平、然後反超。

所以07年的國人,基本上對於洋大人擺出親華姿態、以獲取華夏市場這種事情,不太習慣。

以至於稍微有一兩個洋大人擺出一副討好的樣子,華人就受寵若驚,然後心甘情願被對方套路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到2016年之後,網上頗有一小撮美加澳的youtuber準網紅們,盯上了華人越來越豐富的消費能力和民族自尊心,然後捏著鼻子來做那些“吃遍華夏”的影片/直播節目。

這些節目的幌子,大多是“把華夏美食介紹給播主母國的觀眾”,但實際上最後的收視資料顯示,95%都是大陸的人在看。

只要每到一處,點一些當地小吃,然後捏著鼻子全部吃完、擺出一副讚不絕口的表情和臺詞,就能套路到很多華夏人去看,點選量動輒百萬。本來在本國一文不名的絲,也能立刻成為網紅、拉到贊助商。

當然,這種自媒體的套路,流傳得總是很快的,後來馬上有一些加州的旅美華人不忿被洋人賺這個錢,然後也跟風微調,弄些在洛杉磯街頭向洋人兜售華夏美食(其實是白送,甚至花錢請洋人群演說好吃),成為快手啦、今日頭條上的吸粉百萬的網紅。

辦法雖然不同,但背後的邏輯是一樣的。

那就是抓住華夏人非常以自己的食物為榮的心理弱點。

利用“只要你說他家鄉的東西好吃,他就願意點選進來看”,製造出一票票的網紅。

……

這番道理,馮見雄心裡心知肚明。不過要拿出來對丁理慧宣講,少不得再稍微包裝一下。

畢竟有些明顯是預測未來的話,說得太鐵口直斷就不太好了。

但意思是一樣的。

丁理慧也算是高材生,智商閱歷都是不低的,自然很快就聽懂了個大概。

丁理慧捋了一下思路,確認道:“所以,你剛才說的要把片子的剪輯線索變得‘引戰’、‘帶節奏’。實際就是想說:儘量挑唆起各省各地觀眾之間互相攀比、以本地特產食物為榮?最好再激起全社會範圍內的話題和爭議,爭取更多的收視率?然後你覺得這樣,就能有利於這部紀錄片走紅?”

馮見雄點點頭:“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具體操作上還有很多細節。”

丁理慧苦笑了一下:“可是我覺得這個計劃不太可能實現。我就是搞傳媒的,你說的這套炒作立論,娛樂圈裡用得多了去了,哪那麼容易成功。而且,我也不太相信國人對本地食物的自尊能那麼強烈,促使他們去形成全社會範圍的討論爭議。”

作為一個資歷見識至少比uc震驚部小編牛一些的存在,丁理慧這種科班出身的傳媒高材生,可不是那麼容易忽悠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