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2 / 4)

小說:噴神 作者:恐龍王

然看過樣片,但是到了播出的日子,仍然看出了一些新意的評價,

“尤其是這個旁白帶節奏帶得太好了,農民,本來是被大多數城市居民觀眾所遺忘的,就算告訴他們農民苦,他們也產生不了共鳴和惻隱之心。

但是把零和博弈的傳統愚昧和現代商業全球化的衝突濃縮展現出來,效果就不一樣了這些人明明過著苦日子,處於全球供應鏈的最底端,卻只知道跟同村的人競爭,只想靠著‘比鄰居早起床’來撈更多錢。

這種反差效果,絕對會激起話題的。喜歡感慨‘華人劣根性’的人,會在網上抨擊這一點,會和周樹人先生那樣‘怒氣不幸、哀其不爭’。喜歡以同情農民為賣點抱團取暖的人,也能找到抱團共鳴的點,可謂是正反方的注意力都拉到了。

這個旁白文案,絕對是神來之筆啊!”

牛部長和陳導看了大約15分鐘,把前兩三個橋段看完了。這時,旁邊也恰到時機地走過來一個工作人員,遞上一份實時的收視率資料。

“才2。6%麼?距離首播4%還有很大的差距啊。”牛部長掃了一眼,對陳導說道。不過他的語氣並不嚴厲,顯然是有點意識到這部片子的話題度後勁。

“牛部長,這不才剛開始麼,我都不擔心你難道看不出來我走的路數?”

“那就看最終結果吧。”

第21章 無驚無險

“2。6%?哼,也算是夠面子了,提前一個月預告過的節目,觀眾至少沒有嫌棄乏味切臺。不過,估計也就這個水準了。”

說出這話的人,是個有點豬腰子臉的傢伙,他此刻正坐在導播室另一側隔壁的一間辦公室裡。

這人也是央視製作公司的一名編導,姓汪,也曾經制作過美食類的半紀錄半綜藝節目,可能是做得有點不倫不類,哪一部分的觀眾都沒抓住,所以當初就撲街了。

如今聽說陳導拍攝的《舌尖上的華夏》上映了,他也有些緊張,便託了放映部門的同事朋友,來了解一下第一手的資料。

可見,最關心一部劇放映效果的,除了製片人和發行人之外,就數競爭對手了。

有些東西,做爛一次不要緊;尤其在央視這種地方,總能推給“創新失敗”、“為了創新而付出的試錯成本”。

但是如果有對照組,混日子糊弄的難度就要大得多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現在看來,第一手的成績還在預料的可接受範圍內。

“我早說過你可以放寬心的麼,以我的經驗,這種節目上映後,基本上前10分鐘收視率定格在哪個點,後續也就沒什麼大的波動了。看得還行的也不會換臺,沒入坑的也別指望一集裡就能被旁人安利。”搭腔的是個寸板頭,正是汪導委託的那個朋友、牛部長手下一個副處長,姓苟,也是負責放送工作的。

按照經驗,看央視節目的觀眾,大多數是對節目要求比較隨便的,很多都只是懶得換臺。只有看到節目實在太爛太無聊,才會隨手調掉。至於那些本來就沒看央視習慣、特地為了某一檔節目來看央視的人,那是不太多的。

而汪導和苟處長,顯然都屬於不太能欣賞《舌尖》讀到優點的人,所以他們只會憑經驗判斷。

20分鐘後,節目播放過半,又一張實時的收視率統計資料被送了出來。

“居然突破3%了,3。2%,嘿,倒是有些邪門!”苟處長掃了一眼,微微有些驚詫。

出現這種資料增幅,是很難得的,說明那些隨手掃節目調到央視的觀眾,至少過半都存留了下來。

而那些找節目看的觀眾,在瀏覽狀態下耐心是一般不會超過兩三分鐘的。

這也就是說,《舌尖》完全是那種只讓人看兩三分鐘就會入坑的快節奏。

換句話說,要是08年的網文足夠發達,有“黃金三章”這種術語的話,那麼《舌尖》的文案和線索穿插節奏,就是典型的“黃金三章”。

內容不一定多出眾,但是帶節奏帶得飛起啊。

汪導也眼睜睜看著這一幕,卻也無可奈何,略嫉妒地吐槽:“這……居然被陳老四扛過去了,罷了,看重播和第二集吧。這個成績,牛部長肯定要繼續觀察下去了。”

這一集最終放完、牛部長和陳導從會議室離開時,他們手上拿到的首集首映最終定格成績,是3。7%。

“陳導,恭喜你,看來又拍出部水準線以上的作品。”

“客氣,還是多虧牛部您當初力排眾議,給這個考察機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