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從來就不會告訴她什麼時候回家,正如他也不會告訴她他去哪裡一樣。
最初,基於驕傲,她不會打電話問他,畢竟他們的婚姻基礎一開始就不是愛,她不愛他,她有什麼權力或者義務管他去了哪裡?他們最正常的生活狀態應該是同居於一個屋簷下,彼此卻保留自己的空間,絕不干涉對方,這是她在婚姻伊始時給自己婚姻的定位。
只是,她沒有想到,一天一天,她竟然越來越迷戀他的樣子,他的舉手投足,他凝視時淺蹙的眉,他說話時微綻的唇,他轉身時孤寂的背影,他的一切,都慢慢地有了味道。
不,應該說,他還是原本的樣子,只是欣賞的人起了意念,一切,才變得那麼不同。
因為不同,從最初的應該等他回家,變成了心底隱隱盼望他回家,而人,似乎只要有了希望,接踵而來的就是失望。
矛盾,總是這樣如影隨形……
她心裡好像有了一個黑洞,每一次等待落空,這個黑洞就會增大一點點,於是黑洞越來越大,大到她自己不知該怎麼才能填滿的時候,她才知道,原來她把自己扔進了深淵。
於是,不再等待。
然而,有些東西,亂了,再想要平復到它最初的樣子,卻是如此的難。
恰如今晚,還是一樣的月色如梭,雨後新晴的夜,不熱不涼,正是睡眠的最佳氣溫,若在未嫁時,早已睡得沒心沒肺,可此時呢?雖然離婚的決心已經下定,可還是沒來由地習慣性聆聽,希望能聽到熟悉的腳步聲和門鎖開啟的聲音。
這,已經成了一種生活習慣。
看來,要改變這個習慣,真的要等到徹底決斷以後才行。
她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