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臉上貼金,清軍在四月十八日才到達揚州,開始圍城。二十五日等來大炮之後,由拜音圖、圖賴、阿山等正式發動攻城戰,一日告破。
從圍城到破城,前後只有七天時間;而實際攻城,只用了一天時間,這麼短的時間說什麼“彈盡糧絕”?
這血淋淋的事實證明,史可法真的只是個讀書人,在軍事上很無能,用他來守揚州,是揚州的悲劇。
但史可法守不住揚州。是他的能力問題,不是品格問題。
他寧死不屈的高尚品格是值得每一個人尊敬的。
因此,秦牧仍要在城外的梅花嶺上的“揚州十日死難者紀念堂”前給史可法立像。
同時,命人雕刻洪承疇、許定國、李成棟、劉良佐等人的跪像。
並在雕像前立碑刻上那副著名的對聯:
史筆傳芳,未能平虜忠可法;
洪恩浩蕩,不思報國反成仇。
洪承疇現在還沒有死,關押在金陵,秦牧本來想用他的頭顱來祭揚州遇害百姓的,但考慮到他與揚州的大屠殺沒有直接的聯絡。而且還有些剩餘價值,就暫且留著他。
梅花嶺邊,足有二十多萬死難的百姓被埋在這裡,形成一個巨大的山丘。
紀念堂就位於梅花嶺上。地基剛打好,上千工匠和勞力正在加緊時間修建,由工部員外郎衛國疆負責指揮籌建。
秦牧帶著上萬軍民,到梅花嶺下大祭。請來僧道兩家誦經作法超度亡靈,而祭品則略有不同。
在江陰大祭時,主要宣揚的是江陰百姓不屈的精神。和不畏犧牲的勇氣。
而在揚州,秦牧要透過這次大祭向天下昭示的是民眾的苦難,和敵人的兇殘,以喚醒天下人同仇敵愾之心。同時表明秦軍雪恥的決心和能力。
因此秦牧整整帶來了一千俘虜作為祭品,這一千俘虜中有女真人,也有漢人,不管他們是那一族人,無不是參加過揚州大屠殺的。
血債要血來還,一千俘虜被秦軍士兵押到小山似的冢丘前,下面,就埋著被他們屠殺的二十多萬無辜百姓。
在那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無數女子被姦淫,無數百姓被亂刀砍死,就連嗷嗷待哺的嬰兒也不放過,屍積如山,血流成河。和他們的罪行比起來,殺他們一千次也不為過。
這一千俘虜被押到冢丘前,明白自己即將成為祭品後,終於知道怕了,一個個嚇得兩腳發軟,哀叫求饒。
然而那些劫後餘生的揚州百姓,無不大聲怒罵,哭喊聲討:“殺了他們,殺了這些畜牧。”
“秦王啊,就這麼殺了這些畜牧太便宜他們了,將他們千刀萬剮也不解恨啊。”
“殺了這些禽獸!為揚州的百姓報仇啊!”
“”
揚州的大屠殺過去還不到半年,血腥味還沒有完全散去,人們對那場怖的大屠殺記憶猶新,無心的仇恨充斥心頭,喊殺聲聲聲啼血。
鼓聲隆隆,旌旗獵獵,秦牧一聲令下,秦軍士卒一齊揮刀,一千顆頭顱同時滾落,濃濃的血腥味再次瀰漫在揚州城外,一千顆頭顱被秦軍拿來在萬人冢前壘起京觀。
在場觀看的百姓哭聲一片,許多人撲到巨大的冢丘上聲聲哭斥:“女兒啊,爹爹找不著你啊,你要是在下面,應該看見吧,秦王為咱們報仇啦,報仇了呀。”
“老婆子啊,你和孩子們都在哪呀,秦王為咱們報仇啦,你們聞到了嗎,那些畜牧的血流了一地,你們聞到了嗎?”
“爹呀,娘呀,你們安息吧,秦王為咱們報仇啦,老天爺呀嗚嗚嗚”
秦牧看了這心酸的場面,也不禁熱淚盈眶,揚州數十萬百姓,在那場大屠殺中僥倖活下來的少之又少,誰不是血淚斑斑。
秦牧對在場的官員和士卒大吼道:“你們都看到了嗎?國家積弱,不管你們是官,是兵,是民,都要任人屠戮淫掠,誰也不能倖免。本王在這裡建紀念堂,不僅是要告慰揚州死難的百姓,更是要全天下人都記住這場血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要讓大家明白,要想這樣的慘劇不再重演,就要盡到你為官、為兵的責任,為官者要清廉自守,造福百姓,為兵者要奮勇殺敵,保家衛國。只有這樣,百姓才能安居樂業,才不會受人宰割,揚州這樣的慘劇才不會重演”
楊慎、堵胤錫、顧君恩等一大群隨行官員,以及上萬軍民默默地聽著,在高大的萬人冢前,在揚州劫後餘生的百姓罵訴聲中,秦牧的一番不帶任何修飾的話,讓所有人心中慼慼,感觸尤深。
而秦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