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離譜,但會有區域性的爽點安排,請大家持續關注,多多支援。
(未完待續……)
第256章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
雙河鎮,向南不到百里便是荊門,向東轉南則是承天府(鍾祥)。
夜色降臨,六萬大順軍已經紮好了營,李過親自安排好警哨之後,匆匆向中軍大營走去,還不到三十歲的他,已經給人一種滄桑的感覺。
途中不時聽到有士兵在帳下低聲議論,從這些議論聲中,能發覺一股悲觀的情緒在軍中蔓延著。
李過聽了,也不禁暗暗嘆息,大順朝興也勃然,敗也忽焉,前後對比,讓人感慨萬端。
去年正月商議東征燕雲時,李過是反對的。
他主張奪取山西后便暫時止步,先把河南、陝西、山東、山西各地治理好,一二年以後再攻取燕京。
但李自成與宋獻策、劉宗敏、劉芳亮等大批人執意攻打燕京,他也不好多說什麼,現在局勢急轉而下,連關中都守不住了,又回到了四處流竄流寇狀態,不說普通士兵們悲觀喪志,就是軍中將領也是心灰意冷,聽說那些文官差不多已經逃完了。
走到中軍大帳門口處,恰見高一功匆匆奔來,面有焦急之色,李過連忙問道:“一功,出了什麼事?”
“進帳再說。”高一功匆匆應了一句,正要讓人通報,帳內便傳出一個女人的聲音:“是一功和補之嗎?快進來。”
二人聞聲進帳,帳內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女子,一身戎裝,相貌端正而英氣不讓鬚眉。李過與高一功拜道:“拜見皇后娘娘。”
這女子正是李自成的皇后高桂英,也是高一功的親姐姐。
李自成從西安撤退時,走的是商洛、鄧州這條線路,而高英桂作為李自成的皇后,卻沒有與李自成一起走,而是另帶一小股精銳人馬,悄悄走天水、入漢中。然後在漢中隱匿,等待從陝北榆林撤來的李過和高一功,之後又儘量走偏僻的路線,繞過鄖陽、保康,從川東過太平,準備到襄陽與再與李自成匯合。
外人並不知道高桂英在李過、高一功軍中。表面上看來,好象是李自成等不及李過和高一功南撤,自己逼於清軍的壓力就先撤往襄陽,李過二人只好繞道追來。
但事情沒有這麼簡單,光是高桂英沒有與李自成一起走。這件事情仔細推敲便就透著詭異。
“一功、補之快免禮,可是出了什麼事?”高桂英急聲問道。
“回皇后娘娘,剛剛接到訊息,鄖陽的王光恩兄弟投降韃子了,正與尚可喜合兵追來,人馬達到了四萬多,哨探回來時,敵人的大軍已經過了宜城,如今離咱們已不過百來里路。”
王光恩原來也是義軍將領。綽號小秦王,後來與其弟王光泰一起投降了明廷,助高鬥樞守鄖陽,李自成曾兩攻鄖陽而不能下。
王光恩兄弟這一降清。對高英桂這支人馬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高桂英面色凝重地問道:“皇上那邊可有訊息傳來?”
“回娘娘,現在與皇上聯絡很困難,最後接到的訊息是皇上在隨州北面的源水與清軍交戰。損失損失頗重,大軍已往隨州、安陸方向轉戰,如今具體情況如何不得而知。”
高桂英眉頭皺得更緊。本來她們是要來襄陽與李自成匯合的,但沒等她們到襄陽,李自成已被迫棄城退往隨州,她們只得從太平繞道走荊門。
問題是現在荊門和承天府都有朝廷重兵把守,前在堅城,後有追兵,士氣低落,還必須保住李自成託附的秘密
“一功,補之,你們說接下來怎麼辦?”
李過說道:“荊門、鍾祥各有一萬明軍防守,根據情報,這些明軍屬於湖廣總督秦牧所部,訓練有素,去年曾於荊門大敗劉體純,咱們士氣低落,想迅速攻破荊門或承天是不可能的。從這裡往東,渡漢水可入大洪山,往西,可入荊山。只是我軍糧草匱乏,一但遁入山中將很難得到補給,六萬大軍恐怕”
高一功說道:“唯今之計,只有請皇后娘娘與補子帶著一萬人馬退入荊山,我自領餘下的五萬大軍與尚可喜、王光恩決一死戰,若是能擊敗敵軍,困境可解,若是不敵,皇后娘娘可與補子先隱入川東一帶,等皇上奪下湖廣之後,再前往與皇上匯合。”
高一功這是要斷尾求生了,只不過斷尾之後逃生的不是身體,而是尾巴。
以目前他們的處境,除此之外,也別無他法,全部人馬退入荊山莽莽山林的話,估計也要餓死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