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部分(3 / 4)

小說:明揚天下 作者:冷如冰

第六,再往下跌,心就碎了,俺就是個家無恆產的**絲,一千塊的月票獎不光夠我一個月的生活費,還有著更重要的意義,寫書四年多了,寒來暑往,多少個日夜夜拼命碼字,懷著小小的夢想慘淡經營,幾年來,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月票獎的希望,因此,這一千塊不光是解決我一個月生活費的問題,更能帶給我精神上莫大的慰藉。

還有十多個小時,這是決定夢想能否成為現實的十多個小時,希望各位兄弟再挺一挺,泣血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未完待續……)

第505章 王夫之的唯物論(求月票)

PS:今天第二更奉上,求月票支援。還有10個小時,我小小的夢想是實現還是破滅,主宰權就在各位兄弟的手上,請投我一票吧,助我保住前六,拜了!

*****************************************

一條運河通南北,綠水悠悠,帆影片片,舟楫往來不斷。

岸邊楊柳新抽芽,遙看草色近卻無。鷓鴣聲遠,煙村如畫,一派江南的初春美景令人陶醉。

一支船隊沿著運河南下,船上龍旗飄揚,黑衣玄甲計程車兵肅立於各船的甲板上,眼神警惕地望著河岸。船隊外圍還有小形的鷹船警戒,往來的船隻皆須避到岸邊,讓插著龍旗的船隊先行。

在中間的大船上,秦牧穿著黑色大袖交領常服,坐在船艙裡,艙中畫簾半卷,可望見兩岸旖旎的風光。

對面的王夫之盤腿坐著,正在侃侃而談道:“學生以為,無其器則無其道、盡器則道在其中,終無有虛懸孤致之道。猶如沒有車馬便沒有御道,沒有牢醯、璧幣、鐘磬、管絃便沒有禮樂之道一樣。”

秦牧聽了說道:“然朱程理學卻認為在器之外、器之先存在一個無形之上的精神本體,而農認為不對嗎?”

王夫之,字而農。秦牧對他十分看好,是以稱其字以顯得親近一些。王夫之立即答道:“學生以為此乃是一種謬說。據器而道存,離器而道毀,這是必然之事。”

秦牧含笑點頭,接著問道:“那而農如何看待格物致知?”

“回秦王,學生以為知源於行、力行而後有真知。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

“嗯,照你這麼說,那就是行是知的基礎和動力。行包括知,統率知。”

“正是。知行相資以為用,知而不行,不為真知,知之盡,則實踐之。”

秦牧請他幹了一杯,繼續問道:“而農怎麼看朱程理學中存天理,去人慾的觀點?”

王夫之談興正高,毫不遲疑地答道:“回秦王,在一點上。學生認同卓吾先生的觀點,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道德與人的生活欲求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物質生活欲求是人之大共,有欲斯有理,道德只是調整人們的欲求,使之合理的準則。”

“哈哈哈”秦牧聽了高興啊,幾千年來,中國所奉行的多是唯心論。這種思想很容易讓整個社會群體脫離實際,熱衷於追求一種虛無縹緲的精神境界,而忽視了事物實際的執行道理,這極不利於社會的發展。

這小看這件事。這是關係到全社會的整體意識的問題,如果不能讓唯物主義成為整個社會主流思想,那麼就是整個社會的思想體系都在沿著一個錯誤方向在發展;

就象一列火車走錯了方向,車上的個別人再怎麼努力往後走。那也沒濟於事。

甚至有可能被斥為異端,就象哥白尼、咖利略這些先覺醒的人一樣,被作為異端活活折磨至死。

但歷史證明。如果沒有這些被斥為異端的人,人類社會的發展可能永遠停滯不前,人們會一直奉行著唯心論,沒人去研究物質的變化、物理的規律,也就沒有科學的蓬勃發展。

想想吧,人類幾千來,科學進步極為有限,為什麼到了十八、十九世紀之後,就呈現出一種爆炸式的發展呢,原因只有一個,唯物論得到了社會的認同。

正是出於這種認識,秦牧才如此處心積慮,要改變人們的思想,甚至在統一戰爭還沒有完成之前,就開始著手這事。現在因為戰亂,整個社會構架很亂,知識分子也正在反思,正是引導民眾思想轉變的最佳時機。

如果等整個社會體系重新完成重組,穩定下來之後,要想改變就很難了。

在這個時候,王夫之的出現,是秦牧的慶幸,至少讓他有個伴了,不是孤軍奮戰了。以至於讓他萌生一種他鄉遇故知的歡喜。

旁邊的韓贊周見秦牧與王夫之相談甚歡,他也是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