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大軍血戰呢?
人是鐵,飯是鋼。只要拿下這批救急的糧草,李定幾萬大軍必定會因為飢餓而崩潰。
到時候高加索、裡海北岸,甚至欽察大草原以及西伯利亞,可都是俄國的了。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伊萬諾夫當即親自率領六千騎兵連夜出發,朝伏爾加河下游飛馳而去
************************
PS:各位兄弟姐妹,這個月沒幾天了,月票競爭好激烈,分類榜上的票數幾乎攪在了一起,昊遠只能團團作揖,再求月票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援,昊遠再拜!。
(未完待續……)
第1155章 逐鹿者不見山
***
14世紀中期,從蒙古帝國之金帳汗國獨立出來的莫斯科公國日漸強大,兼併周圍小國。1546年,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俄羅斯帝國誕生。
從伊凡四世算起,到現在已經是第7位沙皇,現任的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17歲登基,現年只有21歲,非常年輕。
在上一代沙皇的治理下,雖然沙俄擺脫‘混亂時代‘已三十年,但是在總體上仍是隱患四伏。
在北方有強敵瑞典,佔領著從普斯科夫至諾夫哥羅德一線以北、波羅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牢牢地控制著通往歐洲的商道;
向西就是世仇波蘭帝國和立陶宛王國,佔領著斯摩稜斯克為首的一系列重鎮,時刻威脅莫斯科;
西南是藩屬於波蘭的烏克蘭,來烏克蘭大草原上的哥薩克騎兵對莫斯科也是一個嚴重威脅,讓沙俄寢食難安。
南面的高加索方向,是來自奧斯曼帝國的龐大壓力。
只有南方草原上的頓河哥薩克人,雖然仍獨立於沙皇俄國之外,但已聽命於莫斯科。
而現在,強大的秦軍橫掃東、西伯利亞,正步步逼來,對於沙皇俄國來說,這已經成了最大的威脅。
帶著九千騎兵順著伏爾加河狂奔而下的伊萬諾夫,將這次軍事行動視作改變俄羅斯國運的一戰。所以他一舉出動了九千大軍,只剩下一千人留守察裡津要塞,可謂是志在必得。
哈薩克人已經被打殘了,這一戰若是成功,不但可以奪回東、西伯利亞,而且可以順勢奪取欽察大草原。甚至有可能趁奧斯曼帝國未及反應,奪取高加索地區。
這對四面楚歌的俄羅斯帝國來說,等於有了一個廣闊的大後方。不用再擔心來自東、南兩個方向的威脅,就可以集中兵力,對會東歐大草原上的世仇波蘭帝國和立陶宛王國。
此戰若勝,毫無疑問,俄羅斯將一飛沖天!
或許吧,逐鹿者不見山。伊萬諾夫一心只想著勝利後,將會獲得多麼輝煌的戰果。
他卻忘了,萬一失敗,俄羅斯帝國南方門戶將敞開在秦軍面前,察裡津要塞以北的頓河平原一馬平川。恐怕再難阻擋秦軍直逼莫斯科城下。
伏爾加河下游右岸有成片的森林;下左岸是草原和半荒漠地帶,為了達到掩飾行蹤的目的,伊萬諾夫九千騎兵先是順右岸下南,以森林為掩護,一夜加半天時間,急奔兩百里。
到了下游,在離秦軍工事還有50裡的地方,伊萬諾夫留4000人馬由副將謝爾蓋科夫,準備突襲秦軍建於右岸的工事。
他自己則帶5000人馬渡河。準備襲擊從阿特勞城來運糧隊伍,以及左岸的臨時工事。
斯拉夫人性格堅韌,雖然一路疾馳很累,但想到誘人的勝利果實。大家都咬著牙忍著,不喊苦,不喊累,迅速地渡過左岸。
伊萬諾夫不斷地鼓舞著手下計程車兵:“大家加把勁。秦國人的運糧隊伍就在前面,咱們只要殺過去,一定能殺他個措手不及。搶了這批糧草,幾萬秦軍必定會不戰而潰,快點!快點!”
從伊萬諾夫渡河點往東南方向不到五十里,一支足有5000人的運糧隊,正在沙漠中緩緩行進,這支隊伍除了兩百多輛大車外,還有五六千頭牛。
這是因為草原上糧食很少,主要是以牛羊為食。秦軍大概是嫌羊的速度太慢,所以這次趕來的全部是牛。
此時正是午後時分,荒漠上驕陽似火,烤得人汗流浹背,五千由蒙古騎兵組成的押運隊在這樣的酷暑下顯得有些焦躁,一邊趕著牛群,一邊罵罵咧咧。
突然之間,西北、東北兩個方向就象颳起了沙塵暴,伊萬諾夫把5000人馬分成兩股,對秦軍的運輸隊發現了突然的襲擊。
“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