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步輦,玉簫嘹亮月明中。”
秦牧抬頭望去,波光粼粼的水榭裡懸著數盞宮燈,兩個宮裝麗人倚欄而立,妍態萬千,如凌波仙子。吟詩的是董小宛,旁邊的是李知茵。
秦牧下意識地停在廊橋的陰影裡,想聽她們在談些什麼?
李知茵似乎有些羞澀,她輕嘆一聲說道:“董姐姐過獎了,妹妹我哪能和前朝權妃相比。”
秦牧聽到這,大概知道她們在談什麼了。明永樂帝有不少朝鮮妃子,其中有封號的就有賢妃權氏、順妃任氏、昭儀李氏、婕妤呂氏、美人崔氏,皆為朝鮮國王李芳遠所進,其中權氏最為豔麗,善吹玉簫,最為得寵,永樂徵虜時,還帶在身邊。
董小宛大概是把李知茵與權氏相比,是以她才有此謙虛之言。
秦牧聽了暗暗一笑,其實李知茵玉簫吹得也不錯他邁開步子,走向水榭,董小宛二人才發現他到來,二人連忙斂衽一幅:“臣妾拜見陛下。”
“起來吧,這裡清涼,小宛取琴來,為朕奏上一曲吧。”秦牧為蘭州的事,心正煩,苦思無良策,這水上風來,倒也清涼,聽聽琴緩解一下神經再說吧。
宮女很快連同琴幾、琴凳、香案、燻爐等物什一併取來,並取來一壺酒,七八樣下酒小食,李知茵陪在石桌邊,為秦牧斟酒添香。
董小宛坐到琴幾後,柔聲問道:“陛下,您要聽什麼曲子?”
秦牧往椅背上靠了靠,長舒了一口氣說道:“奏一曲越人歌吧。”
心思細膩的董小宛看出皇帝心中煩亂,便不再多言,玉指輕輕一抹一挑,一縷琴聲便飄蕩在水面上,宮燈柔和,夜色如許,琴聲舒緩淡遠,清雅而縹緲。董小宛和著琴聲婉約輕唱:
今夕何夕兮,搴船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一闕琴歌從春秋走過兩三千年時光,在太液池上飄蕩,微閉著雙眼的秦牧,彷彿間看到了一個越地少女打著雙漿,或出一朵朵漣漪,歌裡唱的是愛慕,眼裡流的是企盼,心裡存的是一絲的卑微。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這兩句唱出了人與人之間最深的寂寞
秦牧突然有些後悔沒有帶巧兒來,她那雙明亮的眸子,是他來到這個世界看到的第一雙充滿善意、企盼、卑微的眼睛。
或許不知不覺間,他在潛意識裡,已經把那雙明亮的眸子當成了通向原來那個世界的心靈通道。
所以,他一直覺得巧兒是別人無法代替的。不管身邊的女人再多,巧兒佔據的始終是他心底最柔軟的角落
最柔軟的角落?對了,固始汗圖魯拜琥最柔軟的角落在哪裡呢?
************************
PS:還有一天時間,沒有人願寫長評嗎?再次呼籲長評
(未完待續……)
第778章 昏君
感謝@Darkin2014?六萬點幣厚賜,頓首再拜!
***
董小宛一曲《越人歌》奏完,水榭風來,晚涼漸起,玉人宮裝勝雪,飄然若仙。
見秦牧靠在椅背上閉著雙眼,琴聲已逝仍不見動靜,李知茵還道他睡著了,輕輕喚道:“陛下,陛下。”
秦牧慢慢睜開又眼,頷首說道:“小宛的歌聲委婉動聽,朕沉迷其中了。”
心思靈巧的董小宛知道他分明是在想別的事情,嫣然笑道:“多謝陛下誇獎,只是”
“只是什麼?”
“恐怕陛下現在想聽的恐怕不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唔,那小宛覺得朕現在想聽的是什麼?”
“臣妾料想,陛下想聽的恐怕是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秦牧被她道破心事,乾笑兩聲,端起酒來自飲了一杯。
董小宛這樣一個心性靜雅的女子,其實是個外柔內剛的人,對兵事也頗為上心。你很難想象,她最推崇的人竟然是關羽。
她一向喜歡書畫,每天臨摹幾千字,以前她喜愛臨摹鍾繇的字貼,但有一回他看到鍾繇的《戎輅表》裡將關羽稱為賊將,一氣之下,便廢臨摹了兩年的鐘繇貼,改學曹娥碑。
秦牧聽李香君說起此事時,還大笑了一回。從這件事也不難看出她性格中的另一面。
此時李知茵也看出皇帝有些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