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庭(特殊的極個別家庭除外)至少都有三、五個孩子,多則七、八,甚至十幾個孩子;當時就流行著一句:多子多福,有人就有一切;不象現在流行著的:有錢就有一切。
常言說得好:越窮越生,越多越爭。
小夢影滿月那天,正是第二年開春過後,要給她取名字;她父母沒有啥文化,不知道給她取啥名字好。還是她爺爺看見屋邊的幾株桃樹一夜之間開花了,很鮮豔,心裡一下子來了靈感,就給她取名叫桃花,也就是鄭桃花。
一晃七年過去了,小桃花到了讀書的年齡;但她的個子仍然很矮小,看去只有四、五歲大的孩子那麼高,學校老師沒有收。怕收到班裡不好教,給自己增加麻煩。(那個時候農村還沒有幼兒園,連公社場鎮上都還沒有)過了兩年才又去報名,這個時候,又換了一個老師,還是她父母去給教她的老師好說好歹才免強收了她,那時候*已經結束有兩年了。
當時的農村雖然貧窮落後,但是政府很重視文化教育;(也許跟當時全國流傳著的一句‘毛主席愛兒童’這句話有關)除了公社設有初中外,每個大隊都建有小學校,教室雖然簡陋,總算還有幾個咬文嚼字的文化人教書育人。不至於讓新中國的新主人成為睜眼瞎―――不識字的文盲。
教小桃花的第一個老師是一個女老師,三十歲左右,很漂亮,戴一副眼鏡;聽說學歷很高,是個清華大學畢業生,是*時期從大城市調來支援農村教育的,還是個教授的女兒。*過後沒幾年,又調回大城市去了。
女老師第一次看見小桃花長得小巧玲瓏,聰明伶俐,睜著一雙水靈靈的眼睛,給人一股*奪魄,朦朧美的感覺,就覺得桃花這個名字安在她身上就顯得很土、也很俗;就給她另外取了一個學名:夢影!可能有崇敬當時美國最紅的*影星瑪麗蓮*夢露之意。
鄭夢影這個名字從此就誕生了。
第二章
小桃花也覺得夢影這個學名比桃花好,富有詩意;(當然她那時並不知道美國有個影星叫瑪麗蓮*夢露)這是她讀初中時才知道的。
*後那幾年,還是大集體,改革開放還沒有改革到四川中部的農村,許多家庭仍然缺吃少穿的厲害(但絕不是貪官造成的,因為那個時候當官的多數都是上過前線打過仗下來的老革命,是真正的共產黨員,一心跟黨走的,絕不會貪,也絕不敢貪。當然,那個時候也沒有什麼剩餘價值可貪———農民連吃飽穿暖都還成困難)。有人聽說安徽、河南、湖南等省好,許多女人就往哪裡跑,嫁到那裡不回來了,形成了一股很大的“外嫁潮”,至到四川農村的土地包產到戶,生活稍有好轉才停止下來。
小夢影讀小學的時候,每天放學回家後除了做好老師佈置的作業之外,還要幫家裡打豬草,切第二天早晨要煮來餵豬的紅苕,幫著媽媽燒火做飯。
當時農村還沒有用上電燈,照明用的是煤油燈,那時稱煤油叫洋油,火柴也叫洋火柴,腳踏車叫洋馬兒,那時很多商品名的前面都加了一個“洋”字,聽說是從外國進來的。
那時候的冬天特別的冷,(也許那時候的大氣層沒有受到汙染,冬天的氣候還沒有變暖的緣故)農村的小孩穿的衣服本來就不怎麼保暖。小夢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