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搭載有宙斯盾系統,具有戰區防空能力,米國前後共建造了六十餘艘這種戰艦,也是米國唯一的現役的驅逐艦型號。
米國強大軍事實力在阿里伯克級驅逐艦上面得到了極大的體現,當一些國家為得到了區區一兩艘或者三四艘宙斯盾系統戰艦而沾沾自喜時,他們也該想想米國人擁有多少艘這樣的戰艦。
就像倭國,他們海軍艦隊的支柱,就是建立在四艘金剛級宙斯盾驅逐艦基礎上的。他們的八八艦隊或者九十艦隊。每個艦隊中都擁有一艘金剛級驅逐艦,它才是整個艦隊的核心。
正是這四艘先進的金剛級宙斯盾驅逐艦,才讓倭國海軍長久以來對華夏保持著絕對優勢。
當然,自從華夏研製出了自已的神盾驅逐艦以後,倭國海軍的優勢才漸漸被抵消掉了。這也從側面說明,這種戰區防空驅逐艦是多麼地重要。
而米國,他們這樣的戰艦總數量,就達到了六十餘艘,可見米國海軍力量之強盛。達到了何種地步。
米國的先進戰艦雖然數量眾多,但由於他們的戰線拉得太長,幾乎遍佈了整個地球,因此。這也使得他們在某些區域的力量顯得有些薄弱。
比如現在,米國在巴拿馬運河附近,只部署了一艘阿里伯克級驅逐艦,而另一艘。只是佩裡級護衛艦而已。
相比阿里伯克級驅逐艦,佩裡級護衛艦則顯得弱小了許多,雖然它也擁有防空、反潛和反艦能力。是一艘多功能戰艦,但由於股役較早,已經成為米國海軍中的輔助艦隻,擔當不了什麼重任了。
方世傑的四艘巡洋艦,無疑是米國人的眼中釘肉中刺,米國人在看到巴拿馬沒有試出來它們深淺後,終於親自出手試探一下他們是不是華夏所謂的黔之驢了。
黔之驢只會大聲叫喚尥蹶子;米國人也想要看看這幾條怪船是不是隻擁有較高的防禦力,只是個皮肉結實的老水牛。
米國人的這次攻擊,不可謂不兇猛。
自佩裡級護衛艦上面,騰起了八枚魚叉反艦導彈,這種導彈射程達130公里,幾乎可以從巴拿馬運河這頭,直接攻擊到巴拿馬運河的另一端。
與此同時,自阿里伯克級驅逐艦上面,也同樣飛出了八枚魚叉反艦導彈,兩艘戰艦上,共發射出了十六枚反艦導彈,分別撲向了方世傑的四艘巡洋艦。
其實米國人現在並不太注重反艦導彈的研究,這款魚叉反艦導彈雖然技術比較成熟,但由於是幾十年前研製出來的產品,雖然後期經過多次改進,其攻擊效能仍然不是很令人滿意。
在蘇國早已擁有了高突防能力的超音速反艦導彈的今天,米國仍然在使用著亞音速的魚叉導彈,並沒有急著研製更新型號的反艦導彈。
當然,這與米國人的戰略思想和戰爭思路有關,米國人依靠的主要是空中打擊力量,他們依靠強力的航母叢集,來壓制一切敵人,大多數時候,米國人與敵人展開純海戰的機會並不多。就是因為此,米國人放鬆了反艦導彈的研究,而把更多的資金拿來發展戰機專案與太空專案。
即便只是亞音速反艦導彈,對於普通戰艦而言,也是極為致命的。發射導彈容易,攔截導彈可就不那麼容易了,在面對飽和攻擊的情況下,只要有一枚突破攔截網,對防禦方都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方世傑在聽到導彈襲擊的警報後,馬上命令進行攔截,同時他命令戰艦立刻調轉船身,準備對敵人發動攻擊。
四艘正在高速前進的龐大戰艦,在稍微有些狹窄的運河河道里忽然打了個一個旋,同時橫在了河道里。
與此同時,在這四艘戰艦上層建築那圓潤的球形殼體內,突然間就探出了一個奇怪形狀的東西來。
這個長長的,類似雙筒炮管的東西,靈活地轉動了一下,然後微微動了一下,好像是在做瞄準動作。
忽然,在這個雙筒炮管的根部,閃起了一團幽藍的光團,看起來有些詭異,又有些眩目。
許多人看到這場面,不知道這是什麼玩意,不過,他們也終於看到這幾條怪船出現了新的情況,都想要先睹為快。
附近的船上,岸上的人們,紛紛拿著手機或相機對準了這個奇特的場面。
而遠方,十幾道拖著火焰的反艦導彈正在疾飛而來,看到這些導彈,觀眾們才知道,又要開打了。
“它們能扛住小口徑火炮的攻擊,總不能連導彈也能扛住吧?”
“那個奇怪的東西,不會是雙管火炮吧?它能夠攔截下來那些導彈?這有些不可能吧?”
“那個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