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叔叔講到這裡,田理麥和蔣雯雯都以為羅叔叔已經講完了。田理麥說道:“羅叔叔,你不愧為是喝酒的,對我們火龍坪的酒文化這樣熟悉。”
羅叔叔笑了笑說道:“千百年來,中國的釀酒文化,在史的變遷中,許多具有地方特色,反應當地風土人情的各類名酒相繼被人們所稱讚。
“土家族先民巴人早在遠古時代就有釀酒的史。春秋時期,沿河自治縣地屬巴國。《華陽國志》記載:巴人“質直好義,士風敦厚,有先民之流。故其詩曰:川崖唯平,其稼多黍。旨酒嘉穀,可以養父。野唯阜丘,彼稷多有。嘉穀旨酒,可以養母。”意思就是糧食既豐,酒自多有,人們的生產生活離不開酒。二0一三年至二0一五年,考古工作人員在唐崖土司城址考古發掘之中,清理出大量遺蹟和遺物。在遺物中,就發現了古代的烤酒作坊和酒器,從而證實我們土家族人多年來的酒文化史。
“不僅如此,根據以往出土的大量漢代酒文物考證,秦漢時期,就有‘以酒成禮’、‘以酒祭祀’、‘以酒宴樂’等風俗習慣。酒是祭祀的必備品,在土家族人眾多的慶典、祭祀活動中,酒是必備之物。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朝庭撤銷土司管理制度,置縣派‘流官’,稱‘改土歸流’。改土歸流成功後,為了慶祝,就令當地釀酒作坊釀造了千罈好酒,在施南府擺慶功宴,三天三夜不下酒桌。
“土家族還是一個尚武的民族,每次上陣殺敵之前都要喝酒。明代,土家族士兵赴東南沿海抗擊倭寇,百姓送行,置酒於道旁,士兵經過酒罈,吸飲一口便可前行。
“火龍坪的土家族人有許多諺語涉及酒文化,如‘漢族貴茶,土家貴酒’、‘有酒便是宴’、‘無酒不成席’、‘怪酒不怪菜’。飲酒不講究菜,不分地點,不論人生人熟,席地而坐,圍成一圈,端起酒杯就飲。因為土家族人自古喜酒,所以以酒命名的習俗也不少。男娶女嫁叫‘喜酒’;新郎家操辦‘陪十弟兄’;邀約九個未婚小夥子在家相聚舉杯賽歌叫‘陪郎酒’;新娘家邀約姐妹十人舉杯惜別、以哭當歌,唱哭嫁歌,叫‘姊妹酒’;新娘出嫁第三天則要與新郎一道回孃家斟‘回門酒’;結婚典禮時,新郎新娘在紅燭高照下喝‘交杯酒’;結婚典禮過後,男家要斟‘陪高親客酒’;生小孩要斟‘家家酒’(家家:讀音ga即土家人稱外婆為家家);滿月辦‘滿月酒’;滿週歲辦‘抓周酒’;老人壽誕做‘壽慶酒’;新屋落成‘進屋酒’;正月花燈‘元宵酒’;二月‘過社酒’;三月寒食‘祭山酒’;四月牛王生日酒;五月初五端陽酒;七月月半酒;八月中秋‘送瓜酒’;九月重陽酒;除夕酒祭祖;老人去世‘喪事酒’等等,無不與酒有關。
“酒作為一種火龍坪的文化,它伴隨著火龍坪土家人從出生到死亡,一生離不開酒。釀製的‘堆花酒’,是用古老傳統的制酒方法配製出來的上品。以往民間生產的‘咂酒’,其飲酒的方式獨特,用竹管吸:‘先由一人吸咂,叫開壇,然後彼此輪吸。’據考,咂酒乃土家人吸取了古蜀地的釀酒方法,在農耕中逐漸形成的吮吸習俗。
“土家人還有許多的祝酒辭,這些祝酒辭形象生動,場面突出,它不僅體現了我們土家族是一個勇敢、豪放、樂觀的民族,更加展現了豪放的土家民族個性樂觀豁達、嚮往美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價值體現。”
聽說有“祝酒辭”,田理麥問道:“羅叔叔,還有祝酒辭?”
田理麥以往只聽說過有“勸酒歌”、“敬酒歌”,還沒有聽人說過“祝酒辭”!
“是的,田理麥,這祝酒詞流傳於鄂、渝、湘、黔邊區土家人之中,其實還不僅僅只是我們火龍坪了,有祝席、說席、表席、告席等,其內容具體實際,語言幽默風趣,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深受大眾歡迎。千百年來,土家族祝酒辭是土家人社會生活交往中廣泛運用的一種口頭文學,是土家族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一個部分。”羅叔叔說道。
“羅叔叔,你能不能給我們來一段祝酒辭?”田理麥問道。
“好啊,”羅叔叔趁著酒興說道:“其實,你們也許聽過或見過,只是沒有關注罷了。下面我就給你們來一段婚宴的祝酒辭。”接著羅叔叔站起來就說道:
“盤古開天到如今,男婚女嫁為根本。今天是某先生和某小姐,洞房花燭,燕爾新婚,各位歡聚一堂,真是蓬蓽輝生。祝在座各位朋友,萬事如意、心想事成!桌上沒有好菜,淡酒多飲幾巡。我們共同舉杯祝福:新郎新娘,一對鴛鴦。天長地久,地久天長,白天偕老,龍鳳呈祥。先生貴子,再生鳳凰,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