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方有二十頃的土地……
“這個?”不知道該怎麼稱呼,稱呼名字吧很不禮貌,稱呼大人則還沒有這個慣例,他不好意思的拱手:“這位先生,這裡……”舉著銅片的那段描述,“這是在哪?”
叔孫通看了思索一下:“這裡是遼西。”
“遼西?”呂哲愣住了:“賞賜的土地在遼西?”
“是呀。”叔孫通似乎看懂什麼,啞然失笑:“會有官府派奴隸替你耕作,每年該有多少收益都會換成財貨如數寄給你。如果想讓親族過去照應,那也是可以的。”
“喔。出產的糧食是專門給國家收購的!”呂哲又好奇地問:“您是來傳旨的?”
“傳旨!?”叔孫通哭笑不得:“不不不,我是待詔博士,不是傳旨的宦官,那也不是聖旨,只是封賞。”
難怪啊!呂哲弄明白後總算有點恍然,見甲士已經離去這文官卻還沒走,有點“人情味”的邀請一塊飲宴,沒想這人還真答應了。xh123
第六十九章:利用價值
感謝夢53老兄的打賞。今天第一章奉上,大概十點左右會有第二章。
…………………………………………………………
說實話,呂哲總是覺得叔孫通這個名字好像在哪裡聽過,不過怎麼也想不起來。他此時正被升任軍侯的事實振奮得有些熱血沸騰,這還沒有醒的酒再被“加量”竟是神奇的沒有醉酒狀態,喝起來像是在飲水。
作為一名儒生,叔孫通有著一種說不出來的個性,一方面很注重禮儀另一方面又語言風趣。這麼一個看似很嚴肅的人表現出別樣的風趣,給人一種要錯亂掉的違和感,簡直會令人在風中凌亂。
呂哲從來都沒有和儒生相處過,剛剛接觸時總以為儒生動不動就會以“子曰”為開頭,然後再說出某位先哲的名言。反正話說了非常多都是“別人”說的,沒一句“自己”的話。沒想叔孫通改變了他對儒生的印象。
叔孫通的風趣就在於他雖然也會引經據典,可是沒有那種“硬入套弄”的背書感。他在說話的時候會引用如孔子、孟子的名句,不過總是像在講故事那般,一些名句在他講來竟是非常生動。
比如某段交談,叔孫通在提醒呂哲之所以順利的升任軍侯是因為趙高出力的關係,他沒有粗俗的說出來,而是談了一會趙高對秦律的理解,再用“燕金臺,千金馬骨”的典故來做註解。
很神奇的,對典故之類一片空白的呂哲聽懂了,而且聽後的印象十分深刻。
這樣的交流讓呂哲覺得新奇的同時認為叔孫通其實就是趙高的人,不然他怎麼會反覆的提醒呂哲要記住趙高的好處呢?
稍微試探,可能是呂哲語言技巧不怎麼樣,叔孫通對其暗示一概沒有聽懂,也就無從知道是不是趙高的人。
一場並不熱鬧的飲宴結束,等待將叔孫通送走,兩個新任軍侯卻是誰也沒有了說話的興趣。
將背部靠在亭子的樑柱上,耳朵裡聽著蟲鳴,眼睛看向夜幕中隨風搖擺的樹影,不知道為什麼呂哲覺得今天發生的事情有一些不真實。
自知道來到剛剛一統神州的大秦,那種茫然被恐懼和擔憂取代之後,呂哲就一直想往上爬,希望能夠在未來的動盪中能稍有資本保住自己小命。
認為無法改變自己秦人身份的呂哲開始吸取一些可以利用的知識,天真的認為只要有才華有上進心就一定能達到目的,不過一年過去之後,這種想法被證明很天真很傻缺。
不懂人情世故不代表是個傻子,好吧,有時候確實就是個傻子。
後面認識了李良,難道呂哲看不出李良是帶著利用心態在結交嗎?在他想來,利用什麼的完全無所謂,人活在世界上除了父母兄弟會有真正的感情,朋友啊什麼的本來就是互相利用,差別只是怎麼利用而已。
朋友之間的利用,可以是純粹的找個玩伴,也可以是借用對方的身份,更加可以是利用對方來請客之類的。
其實很真實,人活在世界上要連是被利用的價值的沒有,那真是有夠悲哀的。
所以啊,察覺李良是用功利心態在接觸的呂哲心裡並沒有反感,似乎心裡還隱隱有些小高興。
後面三人歃血結拜了,把秦時結拜意義當成現代那種過家家遊戲的呂哲,他心裡其實並沒有怎麼認真對待這種感情,只是下意識的認為自己不會再孤單。
接下來事實證明,人接觸多了會產生感情的論斷完全是正確的。至少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之後,呂哲對兩位兄長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