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元,實際成本8元多一點。
從2007年到2010年,在王的帶領下,博安集團已經完成了徐騰當初的承諾,在全國660個市,1600個縣,北至漠河,西至喀什,南至西沙,都建立了博安社群醫院,總規模達到2。7萬家,平均每個縣14。5家,實現從省市到鄉鎮的完整覆蓋。
虧不虧呢?
不虧。
這一點甚至超出了王的預料,他最初以為前五年在品牌完全樹立起來之前,肯定是虧的,結果沒想到這麼賺錢。
華銀財團在全國的物業規模是非常龐大的,這2。7萬家社群醫院中,有1。3萬家是自營物業門面,一次性支出巨大,長期償還物業收購貸款。
這些門面房的商業貸款償還期結束後,博安集團光是社群醫院的物業淨資產規模就能達到120億。
2。7萬家社群醫院,95%是盈利的,而且是去除各種商業貸款和稅收後的淨盈利。
原先很簡單,博安集團的藥品利潤驚人。
為了和大醫院競爭,博安系的社群醫院的注射類藥品價格一般要比大醫院低15%,在大醫院掛一次水,哪怕是治感冒,最低也得一百多吧,省會三甲醫院可能得兩百多,治一個唿吸道感染得一千起步。
如果是在博安系的社群醫院,掛一次水,抗生素加感冒靈,或者病毒清,差不多70塊左右,鄉鎮更低一點,因為鄉鎮醫院也比較便宜,基本就是在50上下。
博安系在全國都有明確的統計資料,所有競爭對手的醫療服務價格基本都記錄在案,這就是大資料,有了這些詳細的資料,王要做決策是很簡單的。
博安系的利潤就在這裡,過去,博安系向醫院推銷一支頭孢克肟注射用劑,如果是透過省醫集團銷售,那隻能拿到4。2元,中間這個鉅額利潤就被壟斷各個省醫藥招標的省醫集團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