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幾個億嗎?(未完待續。。)
第四百一十三章 沒時間解釋了,快點上車
實力不足以滿足自身的野心時,無論是人,還是國家,都會採用左右逢源、兩面三刀之類的手腕,以求實現目標,這種人,這種國家就被稱之為攪屎棍!
譬如英國,譬如郭董。
郭董從05年開始做到全球電子代工第一時,就已經不滿足於賺一點辛苦的人工錢,一直在謀圖新的轉型,擴大生意規模,賺更多的錢,晶片產業雖然高大上,但是,郭董自知做不了,想來想去,覺得只有面板行業有機會。
07年次貸危機爆發前,發展委出臺了新規,大陸市場只准批覆5條高世代面板生產線,郭董提前拿到了訊息,判斷按照這個審批規模,大陸預計三年後就會出現面板產能供不應求的局面,立即接盤當時嚴重虧損的奇美,同時控股友達。
郭董當時的小算盤,打的是噼裡啪啦響,一是仗著自己在國內的出口產值優勢和人脈關係,拿下兩條8。5代面板線投產批文,二是藉助自身的代工產業,要求客戶更優先的使用奇美、友達的面板。
郭董自以為在發展委有關係,沒想過,發展委這種機構說話基本不算數。
發展委和徐騰顯然是在學鐵道部,而且學的很到位,到了2012年,華騰電子佔了國內面板產能半壁江山,隨著7代線的裝置產能完全國產化,華騰電子、中光電、深天馬都開始在7代線走量,價格殺的昏天黑地。
到了2013年,除了郭董的奇美,臺灣面板5虎基本死絕,即使是郭董的奇美也一點不美。
可憐郭董機關算盡,反而虧的更多。
臺資,怎麼說呢?
打的過你的時候,將你當成魚肉,打不過你,就要請你念及兩岸同胞之情,高抬貴手。
郭董這兩年在幕後積極奔走,聯合臺積電、日月光,試圖利用晶片和封測技術的優勢在寧州開啟局面,最後一搏,想要逼華銀財團讓利,達成一個井水不犯河水的協議。
結果,這一搏也搏出屎來了,搞不好是要被大陸和韓資夾的屎尿一起噴。
在幕後算計徐騰和華騰電子集團這麼久,郭董終於走上臺面,終於要繼續利用他和徐騰的交情,用海鴻集團對華騰電子集團的重要性,和徐騰討價還價,混口飯吃。
臺北的那個柯市長說的很好,餓的活不下去再跪嘛,果然不愧是最聰明的政治素人,一句話就將4v人的心態、精神和骨氣說的淋漓盡致,一針見血的精闢到位。
其實,華銀財團和郭董這些年的合與鬥,說穿了無非就是兩個原因,第一,郭董畢竟是一代4v首富霸主,野心勃勃,理想遠大,真的不想受限於oem產業;
第二,海鴻集團並不在華騰工業聯合體中,確切的說,華騰工業聯合體300+中國優質企業的“中國”實際僅限於大陸,國企和央企背景混合所有制企業佔一半,另一半是央企、地方國企旗下的上市公司和國內最優秀的那一批私企。
郭董其實一直想加入華騰工業聯合體,為此折騰了不少年,因為他在大陸,在全球oem領域兩個最大的對手“華勤科技”、“海泰電子”都屬於300+,這是郭董內心深處碗大的兩道疤,天天都在疼,天天都在怕。
對於大陸工業體系的這種“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心態,郭董的體會極深。
臺灣人現在對郭董是奉若神明,很崇拜,各種電視節目揚言沒有郭董的海鴻集團,華騰電子的手機根本做不出來,沒有張董的臺積電,華騰電子的晶片根本做不出來。
這兩句話其實沒有說錯,但這種情況還能持續多久,郭董和張董心裡都沒譜。
世界上的事,往往就是這樣的惡性迴圈,華銀財團一直不將海鴻集團納入華騰工業聯合體,郭董就只能和其他的臺資結盟。
可惜,這種臺資半導體聯盟也無法正面硬抗華銀財團,只能屢出賤招陰招,但越是如此,越證明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客觀規律。
雖說如此,徐騰還是得招待郭董和臺積電的劉玄哲ceo,正好,華騰汽車的陳志辛、施泰德、柳俊生和眾趣集團的馬也在,一起招待,吃一頓好的。
小雞燉蘑菇!
這不是一般的小雞,而是州那邊散養的野雞和山珍野菇,經典的州菜,強調一個野味兒。
徐家的大廚是從騰雲閣和太白樓請過來的,精通八方菜系,尤其是州菜,非常地道。
大家吃得很痛快。
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