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覺得李志穎就是一個防守王。簡直是周身帶刺,令人無從下手。
乾帝對李志穎的防守本事,自然是大為讚賞,李志穎和王易,以平局收場。
平局一出,大乾王朝出現了歷史上第一次並列武狀元。
不錯,沒有第二名。兩人並列第一。
“李兄,你我二人並列武狀元,這也算是一樁佳話了。”王易笑著說道。“待大乾王朝一統天下以後,歷史之中,你我二人定然是光彩奪目的人物。”
這種事情,想一想的話。其實也挺帶感的。
李志穎不由得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笑意。
狀元出來以後,乾帝就將排名前面的人招攬到一處談話,彷彿現代人進行思想動員一樣。
李志穎當過皇帝,所以他對這種手段沒什麼感覺,事實上在某種程度上李志穎做得比這皇帝要優秀多了,要知道現在他在某些時候,也會悄悄的到三國、笑傲江湖,一番推妹指點江山的。
在動員上面。李志穎覺得他比乾帝做得更好,更令人感覺到關懷。更令人容易生出死心塌地的感覺來。
因為做多了,所以沒感覺。
因此李志穎這個時候,可以用八個字來形容:面無表情,處驚不變。
在陽神世界,精神意志,會很輕易就形成一個氣質。
所以,李志穎整個人,散發著淡淡的“鎮定”之氣。
“李志穎,你這個年紀,竟然有這種氣象,真是難得。”乾帝看了李志穎,頓時笑著說道,“許多人,都是年過四十以後,身上才有一種氣象,看上去就會給人感覺到的一股氣勢。你這處驚不變的氣息,在戰場上面,可以給你提供莫大的幫助,難怪與王易推演陣法的時候,你分明處在劣勢,卻依然鎮定莫名,不過你擅長防守,卻不擅長進攻,變化有些不足。”
“陛下英明。”李志穎回答道,“今後我定然會多考慮進取的事情。”
一番勉勵以後,乾帝朝王易說話道:“王易,你的母親叫夢冰雲吧,朕曾經是太子的時候,就見過他一面,說起來,她還救過朕一次呢。”
王易聞言,頓時不動聲色道:“原來母親還有這一番際遇,父親卻是沒有跟我提過。”
這個時候,乾帝似乎有些感慨的說道:“往事不堪回首,不過你勤練武功,是想封爵,為母親討個名分吧?你父親王天機是理學名臣,最重‘名分’二字,加上他出生大羅派,若是為你母親正了名分那就壓過正妻一頭,這也是治家的正事,所以王愛卿幾次推脫朕的封賞,這也是正理,朕說他不過,也不想用威嚴壓迫臣子、插手臣子的家事。”
王易聽了這話,就不好說什麼了。
曾經他很在意母親的名分,如今地位高了,雖然還在意,卻不怎麼在乎乾帝給不給了。
到了王易今天這個地步,他更相信自己的力量。
力量就是道理,有力量了才能講究公平、公正、正義。
別人不給地位,只要頭足夠強,他可以自己給自己地位,可以自己給母親一個地位!
乾帝見王易面色平靜,微微一笑,接下來丟擲了一個重磅炸彈:
“不過朕已經擬詔,封你母親為儀南君,封的南州為神嗎,享一方之香火。朕雖天子,也不能封名器但你母親有擎保駕的功勞,而且你王易身為人子,中科舉,武藝高強,又為國立功。母憑子貴若不封賞天下人不服,人情於禮法也都是說不過去的。但是個名分現在不能給你,否則非議太大。十二日之後,還要參加文科舉吧,這才是真正的國家大典。你要中進士,只要文采出眾、有治國之才,可以為國分憂,朕還有些事情要讓你去辦。你辦的好,朕就把這道旨意賜你。”
王易聞言,當場謝恩。
一番勉勵之後,乾帝走了。
李志穎一行人,退出了這裡。
路上,彼此客套的交流著。
李志穎和王易沒直接交流,彼此的念頭卻不停地溝通著。
“李兄,我覺得乾帝只怕是要過河拆橋。”出來的時候,王易朝李志穎說話道,“他絕對不可能對王天機下手,大羅派或許會成為國教。等我一番辛苦以後,可能還是難免竹籃打水一場空。”
“你既然有此洞察,那就很好,我也不用提醒你了。”李志穎說話道,“帝王心術,本身就是讓人立功、再殺功臣的無恥手段,除非你是螞蟻,對他完全沒有威脅,也不會讓他覺得生氣煩躁,他心情好自然會放過功臣,否則……嘿嘿。”
帝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