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立即向他飛迎而來,小臉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嗯,測試結果怎麼樣了?還有地方需要修改嗎?”周興迫不及待地問。
說完,周興的目光向虛擬實驗室的正中央看去,兩架三十幾米高的巨型機器人激戰在一起,劇烈的金屬碰撞聲,“轟轟”作響,爆發出一股氣勢磅礴的衝擊力。
“老闆,經過二十一萬次測試,內建安全艙的安全性,舒適性,已經達到極限值,沒有可改進的空間了。”周小智看著周興回答道。
“嗯,將安全艙的資料調出來,我要記憶它的詳細資料。”周興點了點頭,吩咐周小智道。
“好的,老闆!”周小智欣然領命。
下一秒,一副全息圖浮現周興的眼前,巨型機器人骨架的外設部分不斷,分解出來,而後消失不見,位處於它身軀中央位置的安全艙顯露了出來。
安全艙長方體空間,7。8平米大小,兩個趟椅式操作位,周圍被幾十公分的鈦合金包囊,佈滿粗壯的液壓減震管,支撐著整個金屬艙靈活運動,形成一個靈活而安全區。
密密麻麻的資料標註安全艙的周邊,數以千計。
這家巨型屬於操控型機器人,操作核心使生物波連結,運用意識控制,這種操作方式非常靈活,但是,巨響機器人龐大而笨重的身軀一旦運動起來,會產生巨大的反震力,安全艙的減震效果至關重要。
周興深吸了一口氣,死死盯著全息設計圖,開始強行記憶安全艙的技術資訊,以及具體引數。
提供給楊明華的設計圖僅僅只是巨型機器人的骨架設計圖,更復雜的內部設計,武器系統,運動系統,生存系統,安全系統,……,等等諸多重要系統都還未透過周小智的測試,未獲得最佳化的設計圖,不過,最合適行動的人形骨架設計是可以先行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