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世界。’他揚言:‘當俄國可以自由進入印度洋的時候,它就能在全世界建立自己的軍事和政治統治。’彼得為他的後代設想了俄國南下的3條路線”他的食指沾著清水在原木色的餐桌上畫著,“一條是從黑海經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到地中海;第二條是從南高加索經伊朗到波斯灣;第三條是從中亞經阿富汗到阿拉伯海。”(未完待續。)
ps: 感謝風兮聽雪~~~打賞的平安符!!謝謝支援!!
感謝那個夏天!投的月票!!謝謝支援!!
第550章 回門(祝大家春節好!)
“雖然這只是歷史的杜撰,不過也能看出阿富汗對蘇聯的重要性!你看看在這三條路線中,經阿富汗這條通道為最近。彼得大帝的後繼者們可以說是不負先皇使命,拼命向印度洋方向擴張。在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初,老沙皇們曾與老牌殖民帝國英國為爭奪阿富汗險些大戰一場。50年代,阿富汗與巴基斯坦圍繞著普什圖尼斯坦問題發生了嚴重的爭執,兩國戰火一觸即發。蘇聯抓住這一有利時機,表示堅決支援阿富汗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趁機打擊親美的巴基斯坦,一下子把阿富汗拉入了自己的懷抱。”
賀錚將地圖填滿,“蘇聯在老沙皇南下戰略的衣缽,企圖以阿富汗為南下的基地,進而打通陸上通道直下印度洋,威脅中東產油區和迂迴包圍歐洲,並與其太平洋戰略互相呼應,最終實現其世界稱霸的目的。”
賀錚眯起眼睛淡然地說道,“基辛格說過: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中東想要平靜難嘍!發現石油不知道幸還是不幸。”
賀錚端起眼前的茶杯,咕咚咕咚一下子喝完了,將空杯子放下道,“到了70年代,蘇聯推行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戰略,加緊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為實現其南下印度洋,控制中亞樞紐地區的戰略企圖,從1973年起對阿富汗進行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滲透。對了今年4月,蘇支援阿人民民主黨軍官發動政變。奪取政權。”
“哎!我說了這麼多,你們到底什麼意思?”賀錚挑眉問道。
“這還用問我們嗎?”路西菲爾沾染了魚腥的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慢慢想?”
陷入沉思的賀錚顧不得沖鼻的魚腥味兒。手不停地撓著下巴,“阿富汗對蘇聯至關重要,以老美的慣常做法,扶持傀儡,讓阿富汗鬧起來,蘇聯就不能坐視不管,出錢、出力最好。要是在能將蘇聯拖入戰爭的汪洋那就更棒了。美國在越南不差點兒被拖死嗎?所以才轉攻為守的。”
又道,“亦如當年的我們,後來的朝鮮、越南。那是隻管放火,不管收拾的野蠻人,鬧得當地是飽受戰爭的創傷,是一片廢墟!”
“不對。蘇聯有那麼傻嗎?會跳進坑裡嗎?”賀錚搖頭道。
“有足夠的利益。明知是坑也會往裡跳。”顧雅螺淡然地說道。
“現在又不是上個世紀,西方列強任意的蹂躪弱國,國際社會不會強烈譴責嗎?”賀錚輕蹙著眉頭說道。
顧雅螺扶額道,“你不會這麼天真嗎?”譴責在實力面前不值一提,不過那要看是誰的勢力。
賀錚一拍額頭訕笑道,“這世界依然是弱肉強食,誰的拳頭硬誰就有道理。”
“不愧是家學淵源!你怎麼只考慮政治和軍事方面。就不關心經濟方面嗎?”路西菲爾將石斑魚蒸上,轉過身後。拿著已經削好皮,洗乾淨的土豆放在了案板上。
噹噹……切絲。那刀工真是絕了。
在賀錚的嘖嘖聲中,“經濟方面?”他恍然道。沒辦法,就像他說的家學淵源,這麼多年腦子還沒轉過來。
“經濟啊?會不會再來一次石油危機啊?”賀錚撓著下巴喃喃自語道,“這次有石油期貨,可以玩兒它一把!”
顧雅螺挑眉道,“哦!只有石油啊?”
“黃金,對了還有黃金。”賀錚一拍額頭道,“中國有句俗話:亂世黃金,盛世古董!”
“你覺得從哪兒開始?”顧雅螺饒有興致地問道。
“伊朗!”賀錚想也不想地說道,“我剛從伊朗回來不久,赤貧一下子變成了暴發戶。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油價猛漲,波斯灣沿岸一批產油國迅速致富。幾年內,伊朗的國民生產總值就翻了好幾番。
首都德黑蘭一片繁榮的景象,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高速公路四通八達,200萬輛小汽車使首都的交通擁擠不堪。
正當財富迅速增長的同時,伊朗社會內部各種固有的矛盾也激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