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3 / 4)

小說:強掠帝國 作者:飄雪的季節

麗之後,百濟轉而又常與新羅征戰,阻止新羅擴張,搶佔了漢江流域多座新羅城池,阻礙了新羅與中原的直接交流。

武王的外交政策,早期主要周旋於高句麗和隋朝之間,藉兩方相互征戰來謀求百濟的利益最大化。

隋軍討伐高麗,百濟曾遣使入隋與隋朝結盟共同夾擊高句麗,百濟如此積極又是為了什麼呢?

原來在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百濟遭到了高麗的攻擊,松山城和石頭城都被高麗軍襲擊,在整個東亞,當時百濟能找到的幫手也只有隋朝方面。

大隋皇帝楊廣倒是對百濟的請兵作出了明確的回答,並且也作出了出兵的實際行動,可是百濟方面卻首鼠兩端,從中謀利。

在隋與高句麗兩國的軍隊在血肉搏殺之際,百濟本來說好是要發兵一同攻打,卻率重兵屯積在邊境,坐山觀虎鬥。

甚至,百濟還趁機發兵攻打同樣與隋朝結成同盟的新羅,攻陷了新羅的椵岑城。

如今,百濟受新羅威脅,再一次到隋朝求助。

沒想到隋朝局勢混亂到已經失控的局面,大隋皇帝楊廣又被宇文化及弒殺,這才引出江南軍出兵助戰這一變局。

當然,江南陸暢可不是大隋皇帝楊廣,武王扶余璋的算計能不能得逞還兩難說。

至少現在武王扶余璋是興奮的,終於使得隋朝上國派大軍征討新羅,當然,滅了新羅是最好的結果。

呵呵,武王扶余璋好算計,想讓江南陸暢給他作嫁衣裳,真是美好的願望啊。

武王執政期強化王權,窮兵黷武,大興土木,崇尚佛教,建立宮殿、寺廟、城牆等不顧民力建設各種防禦設施,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造成百濟積弱。

同時,這個武王扶余璋又偏愛美女,宮中生活糜爛,可謂荒淫無度。

再加上與新羅國長年征戰等因素,百濟國原本就是半島三國中的一個最小的國家,武王扶余璋的奢侈無度也是造成百濟國力越發衰退的主要原因。

此次應對新羅國的軍事威脅,單靠百濟的國力的確難以應對。所以,百濟國武王故技重施,想要借上國的力量對付新羅。

上國出兵助戰,不可能從遙遠的江南運送糧食。

武王扶余璋為此次戰爭做了充分的準備,強徵全國糧食以便供應上國大軍。

百濟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水利條件優越,農業較發達。從中原引進的養蠶、紡織等手工業也有所發展。目前百濟仍然使用漢字,官方語言為扶余語。

要知道百濟也就五十多萬人口,即便是地理條件不錯,在生產力低下的今天拿出如此多的糧草供應數萬大軍的確是件困難的事。

當然,殘暴的武王扶余璋才不管這些,下令強徵糧草以保障江南大軍供應。

四月,陸暢終於啟程了,率領著一支由五十餘艘大船組成的龐大船隊,出長江口沿著海岸線向北緩緩行駛。

陸暢所在的船是最大的一艘,排水量七百噸左右,船體採用了平衡舵,配備了大型鐵錨。

船隊中即有雙桅船帆,也有三桅帆的船,又有指南針和事先繪製的海圖,能夠保障船隻遠航需要,一般風浪下能夠保障行船安全。

此次出征半島,陸暢幾乎調動了江南所有海船。早在陸暢進入江南之時,已經意識到水軍的重要性,並在江南訓練水軍,製造戰船。

如今,準備了近兩年的近海船隊終於成行。

除了來護兒率近海水師,陸暢還把紅粉幫主沈玉真巨鯤幫的幾艘船也帶出來了,為的是讓巨鯤幫熟悉海運。

巨鯤幫的船上裝載著全是江南竹子製成的竹竿,端部削成尖銳狀。百濟使者樸罐不是說缺乏兵器嗎?

那行,江南軍給他們準備了現成的兵器。

呵呵,竹竿子能打仗嗎?

當然能打仗了,不信你讓尖銳的竹竿統一下試試,保準穿個透心。

也許碰上武裝到牙齒的驍果軍這種軍隊威力不大,但是,你覺得天下有幾個驍果軍這樣強悍的軍隊呢?

半島軍隊無論是百濟國還是新羅國除了部分將官身披鎧甲,士兵可沒有這種裝備。

航海行程遠,時間相對漫長,此行陸暢還把官官以及數個女侍衛帶在身邊,以便在途中消磨無聊時光。

所以,陸暢所在的這條船上,除了來護兒、雄闊海幾個首腦人物,剩餘的就是這些女人。

陸暢佔據了大船的船尾上層整個艙房,官官、沈玉真以及四個女侍衛就住在這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