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部分(3 / 4)

小說:法師伊凡 作者:片片

長期程序,實驗進行到一個月的時候,負責挖掘的施法者在擴充第27號位面的體積時,如願以償的見到了位面接觸現象——但讓所有人都感到沮喪的是,這個最先被接觸的位面不是之前的26位面,而是第9號位面,而這就意味著他們遇到了之前伊凡一直擔心,但又必然會發生的事情——他們在這個高維世界中挖回了原點。

實驗員們不甘心的開始增加27號的體積——想象一下在一個三維世界中,一個接著一個的圓形互相巢狀,在空中形成一串複雜怪異的圖形,突然其中一個圓形的面積開始增加,它先是接觸到了第一個圓,然後又是第二個,第三個……在這個世界中,圓形的方向都是互相錯落的,當27號位面變得足夠大時,實驗員們驚訝的發現在這個位面中,出現了超過27個之多的其他位面的“接觸點”,也就相當於27扇空間門。

想象一下一個地道挖掘者在一個沒有重力的星球上,準備挖一條通往地心深處的地道,他完全沒有辨別方向的工具,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的挖呀,挖,沿路用木牌做標記,有一天他一鏟子下去,前面竟然是通的——他看到了自己前幾天剛剛放下做標記的木牌,然後他沮喪的一跺腳,結果又掉進了一個坑,坑邊上還是掛著自己挖過的木牌,這個時候他就清楚,感情他挖了這麼長時間,其實一直都在一個小區域內打轉,給自己挖了個迷宮啊!

當時專案組所有成員的心情,就好像那位地道挖掘者一樣,對於他們挖掘的這個陌生世界,一下子就懵了。

伊凡得知了這次專案失敗之後,還親自過來安慰了一下大家,用的就是他親身的經驗——有一次他想逃離一個位面,然後不辭辛苦的挖掘,這次挖掘工作一直持續了三年左右,對於當時缺少足夠空間的法師來說,挖掘工作要複雜的多——下一個位面的空間都是從避難所裡取出來的,因此他們根本沒有已經挖過的對照,就這樣機械的挖了三年,三年後他終於重見天rì——可當他重新走出避難所的時候,卻無不沮喪的發現這個位面就是當年他想要逃離的。

當時伊凡採用的定位方法還是很傳統的“數軸座標定位”,在那個知識貧乏的時代,法師們都相信所有位面就像數字一樣排列在數軸上,只要找準兩個位面之間的“距離”,也就是相對座標,只要累計一定次數的施法,就不難找到對方——這個理論不能說錯,可以解釋一些問題,就好像平面上已知一個點,又知道另一個點與它之間的距離,那隻要畫一個圓圈對方那個點就一定會在圓上。

在伊凡之前,所有的法師都是透過“畫圓”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當然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在無意識間畫圓,法師們所作的,就像皇帝的鐵鏟一樣,鎖定一個座標之後,無數次的重複施法,就好像量子的執行軌跡一樣,單次施法可能毫無規律,但只需要重複的次數足夠多,無規律的施法也會形成有規律的覆蓋,總有賭中的那一天,只是用這種方法相對而言,賭錯的機率也不小。

伊凡來到地球之後,雖然大概明白了自己之前做法的繁複,卻依然沒有辦法解決——儘管法師可以在構建魔法的過程中,以高維視角看清楚位面內的事物,但施法者始終不能脫離位面單獨存在,所以在對待位面之外時,就成了純粹的瞎子,只能靠魔法無數次的觸控來辨認自己周圍的環境。

所以法師們的方法雖然土,但仍然是專案組現下唯一可以嘗試的辦法——不論是伊凡還是森田當時都認為,這是身為三維人的侷限,不是科學技術可以彌補的。

於是實驗又在這種情況下持續了剩下的四個多月,在這段時間內,森田充分體驗了一把當年伊凡以及鐵鏟都體驗過的痛苦,以及所有施法過程中的那無盡的挫敗感——不僅僅是方向問題,另外還有具體的定位,實驗設定的目標是位於月球背面,如果把宇宙想象成一個圓(注意,是圓而不是圓形),月球就是這個圓上的一粒糖,那這個實驗要做的就好比是一隻螞蟻,是從相距一段距離的另一個圓上,不依靠嗅覺視覺,完全就靠觸角來摸索這個糖的位置。

理智在這個工作中,僅僅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更多則是靠幸運,法師在發現一個位面之後,經過簡單的觀察就可以用預言來完成對具體位置的校對,讓新開闢的位面緊緊和目標點“相切”,但森田他們不行,得靠一點一點,毫無規律的微調——索xìng實驗的大部分觀察過程都發生在外太空,沒有出現在地球本土,更沒有和反魔法監控打交道。

在伊凡主動給專案組透露相對座標(等於是大幅降低實驗難度)的情況下,專案組花了整整三個月才最終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