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的小點一個接一個的亮起,剛開始的時候還是隨機分佈,但幾個小時過去後,這種分佈就顯現出一定的規律——稍微注意下就不難發現,在那些紅點最密集的地方,都是城市帶最集中的區域。
紅點代表目標區域正在激戰,繼續支援——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以聯軍目前的兵力,要完全支援所有的區域,肯定是做不到的,而且魔法作戰從殺傷效率的角度來說,和冷兵器戰鬥非常相似,殺傷效率和兵力密度呈顯著的正相關,所以聯軍的行動只能是按照戰前的規劃,進行重點防禦。
魔法部隊首先要保護的,就是一座城市的電力中心——在地球上,就是近幾年無數在城市周邊集中興建的“電力集中區”,採用魔法發電完全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影響,這一點也給聯軍的防守工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電力的集中也意味著防守區域的縮小,意味著反魔法武器效率的提高。
在地球大部分的城市中,電力系統大部分還是沿用以前的有線方式,所以在戰爭一開始,敵人破壞了城市中的電線、變壓器之後,整個原來的體系就迅速崩潰了,但在特別重要的,被劃為軍事區域的地方,因為採用了無限輸電技術,遭受的損失並不太嚴重——在這些區域內,敵人使用魔法始終還存在估計,這給守軍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剛開始被“偷襲”的緊張和慌亂過去之後,大部分守軍還是都鎮定下來,逃是不可能的,在城市中,帝**隊無處不在,可以說,如果沒有魔法的話,所有人都在敵人的包圍之中,這一點在大家準備跑的時候,很快就會意識到,反抗是唯一的方法,也是這場戰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這也是為什麼所有政府都在像老百姓發槍,因為巨大的量級差距,職業軍隊在戰時肯定顧不過來,所以這注定將是一場全民皆兵的戰爭。
敵人顯然是在戰前對這次攻勢做過功課的,體現在戰場上,就是他們在全球範圍內的兵力配置和各國的軍事實力差不多是一致的,如果是在正規戰中,這種分配方式無可厚非,但是在這種“全面進攻”中,就不免出現問題了——美國只擁有三億人口,但擁有的魔法配額和比十三億人口的Z國還多,戰時能夠動員的工業能力更是強過不少,這就導致美國的地下城市普及程度要超過Z國許多,而且所有的城市反擊能力也相當可觀,再加上美國人長期形成的民間持槍文化,以及它是最早接受意識網的國家之一,更加上前段時間那次核爆,讓所有美國人無論從心理上,還是物質上,都充分做好了戰爭準備——所以在這次攻勢中,美國是表現最好的國家之一,面對空無一人,遍佈自動武器的城市,貿然出現的帝**隊死傷慘重。
但和聯軍預料不同的是,敵人這次進攻並沒有因為遭遇挫折而撤退——相反,他們開始在反抗嚴重的區域,投入更多,更精銳的部隊——在大量施法者的偵查下,他們很快找到了美國人的地下城市,並不顧那裡的防禦更為完備,堅決的發起的進攻。
當帝**隊開始集中性使用魔法部隊時候,聯軍的魔法部隊也有上前迎戰這一條路可選——完全不支援的話,普通軍隊在魔法打擊下,幾乎只能被動防守和逃跑,全無反抗之力,索性的是,敵人這次動用的魔法部隊規模和前幾次戰役相比,還是存在不少差距——聯軍認為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要維持這麼多空間盒子,以及往盒子裡面轉移兵力。
在一些抵抗能力比較弱的邊緣國家,雖然敵人投放的兵力相對較少,但因為那些區域連人手發一隻槍都困難,所以民眾的抵抗意志相當薄弱——比如印度的孟買,一座人口超過兩千萬的巨城,印度也再此駐紮了二十幾萬的守軍,卻在開展之後幾個小時內完全崩潰了——因為糧食不能自給,在這之前的大部分時間,印度人都在忙於如何填飽國民的肚子,為此不惜把大部分本該用於建造地下城市的魔法配額都拿去換了糧食,從而導致直到戰爭開始時,整座城市還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避難體系,面對因為恐懼而蜂擁出城的平民,軍隊竟然無力約束,而且因為印度在聯軍中地位不高,他們的軍隊對魔法作戰的針對性訓練幾乎沒進行過多少,所以這次竟然出現成批軍人跟著平民一起往城外跑的例子……至於反魔法和自動武器系統系統,還是等他們先解決好下水道系統再說吧。整場戰爭中,印度人唯一可以依賴的,就是他們巨大的人口密度保證了印度的施法者數量相對其他國家要多(因為意識網規模較大,對印度人來說,當施法者也是一項新興的就業手段),但在普通作戰時,普通施法者所起到的作用,有時候並不比自動武器強到哪裡去,即使是在聯軍中,施法者最大的作用也只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