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爹跟師傅們回來了,才開始下麵條。
如梅娘燒火、如梅看鍋,自然是要看倆鍋。
如梅已經把小鍋刷淨、豬肉切絲,鍋燒熱之前先把肉絲家醬油、鹽、澱粉抓勻。
小青菜菜當然也是剛才如梅娘已經摘好洗淨的了,一邊控水待用。
看鍋加熱了,放少許豬肉,等油由膏狀變成油狀,就可以放入蒜、姜、幹辣椒爆鍋。
只聽“滋滋啦啦”一陣油炸,香味和辣味撲鼻而來,香的人只流口水。
其實,飯菜好吃不好吃,跟作料有極大關係。這個時代,莊戶人窮,有口吃的就不錯了,哪能頓頓炒菜、還放恁多蔥薑蒜?
如梅卻捨得。
不是說了嘛,寧願穿的不好也要吃好,要不,哪有力氣幹活兒!
等鍋裡香味兒出來,如梅把切好的肉絲放入、炒散;看看變色快熟了,便加入青菜葉,略翻炒,放鹽,胡椒粉。
如梅翻炒了幾下,說:“娘,熄火!燒大鍋,這就下麵條了。”
如梅娘把鍋底的火一把抽出來,放到大鍋灶膛裡。如梅把大鍋中一次加夠水,蓋好。
聽外面如全催“開飯了沒有?餓死了!”
如梅答應著說:“這就好了,你擺桌子吧。”
如梅把麵條抖開,大鍋裡的水也開了。掀開鍋蓋,蒸汽撲面而來,熱得人要流汗。
把麵條放進、用筷子挑開、防止粘連,再次蓋鍋。
等煮至麵條八成熟時,將炒好的肉絲和青菜倒入大鍋、拌勻,再次煮開,就可以盛了!
嗯,配色好看、味道也香,一個人能吃三大碗!
所以,如梅娘唯恐不夠吃,還餾饃了呢,倒沒有炒菜,家裡有的是鹹菜跟麵醬。調個黃瓜、拌上蒜汁兒,很像樣兒的一頓飯了呢!
孟師傅幾個當然一直對如梅家的飯菜很滿意,管飽不說,還時不時地有肉!在鄉下人家裡,十分難得。
所以,幾個師傅十分盡心;不僅工程幹得好,還知道給主家省料。
說起來,是個雙贏的事兒;也就是老百姓說的“人心換人心”!
一家人吃過飯,如梅娘進廚房收拾,如梅對爹跟如全說:“後晌我沒事兒,打算給勞力結賬。你倆不是記有出工記錄?拿來給我。”
如梅爹一擺手,“啥記錄不記錄,沒人偷懶脫滑的,我沒讓如全記。誰早走一會兒,也是家裡有事兒,咱心裡有數就成了。”
“都是一個村的,為了毛把錢兒,太計較也不好。按照開始說好的工錢,不管誰,都按三十天算,給全了、不許扣!”
孟師傅幾個都誇如梅爹“仁義!”
如全有些不滿,如梅也噘嘴,“爹,你也真是的,以後還咋管?”
如梅爹瞪眼,“還有啥以後?馬上就散了,這幾天不下雨,磚坯就進窯了,勞力們還留著幹啥?活幹完了就結束,再耗著也用不著。按我說的辦,不許這個少給一毛、那個少給五分的,難看!”
勞動人民還是太淳樸了。
看看吧,因為拉不下面子,在財政支出上這就沒有原則了。
ps:現在像個種田文了吧?哈哈......有讀者說寫鬼太多,成玄幻文了,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