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三天,天天院子裡一群孩子玩兒、外面的一群孩子看;裡面的孩子笑、外面的孩子哭,不讓進、急的!
好在,如梅可不是小氣的人,晌午孩子們放學了,就讓家屬院裡的孩子過來玩兒。晚上孩子們放學了,也讓其他孩子進來玩兒。
不過,總歸要鎖門幹啥的,不消說了,這個工作是李夫人滴。
她又不急著回家做飯,有時候回家做好了飯再回來,也有時候晚上該睡覺了、操場遛彎兒回來再鎖門,反正都是她的事兒。
丁家寨的孩子晌午吃飯怎麼辦?好辦,江軍又申請了兩間屋子當食堂,當然了不是以幼兒園的名義,是以招待所的名義。
家屬探親來了,有地方住宿、沒地方吃飯,招待所開個食堂吧......
二團打的報告,自然江軍要照顧自己的手下,不等上邊批下來,食堂廚師都找好了!
兩個廚藝不錯的小媳婦,都是二團軍官的家屬!
等眾人反應過來,腸子都悔青了。
自己怎麼就沒想到開個小飯館呢?招待所探親的家屬,天天抱怨沒地方吃飯!
兩個大廚家的孩子,自然也順利地進了幼兒園。
她兩家的孩子,本來沒打算去上的呢,現在家屬找到工作了,孩子們也去幼兒園唄,反正媳婦一個月也能掙好幾十塊。
探親的家屬吃飯、聚會,花銷不少。關鍵是幼兒園裡有十個八個天天要吃飯的孩子呢,是固定收入!
於是,幼兒園的孩子達到了三十三個。
如梅只得又去做了十套桌椅,幼兒園的孩子或許很快就到四十個,三間屋子也能盛下。
其實,因為這裡不需要給孩子們備睡覺的床鋪,所以,屋裡的面積還算大。
丁家寨的八個孩子,如梅給弄的厚墊子,晌午湊合睡一回兒。
其實鄉下孩子們都不睡午覺的,主要是為了讓老師休息。
孩子們分成了三個班,丁家寨的孩子一個丁丁班,由惠玲一個人帶;其他孩子按大小分成了兩個班。
小班都是四歲以下的,叫小小班,由一個教學老師跟李夫人倆人帶。
剩下的孩子年齡大些,四歲以上的,叫大大班,由另外一個老師一個人帶;如梅來了,會主動去大大班幫忙。
但是,如梅一般是跑外勤的,需要買的東西很多。三十多個孩子,消耗量還是相當驚人的。
餅乾糖果、糕點水果......三五天就得去一次市場!很快,如梅就聯絡到了市食品廠,一星期去帶一次!
慢慢地,幼兒園步入正軌,伏天也到來了,如梅買的吊扇到貨了!
一天到晚“呼呼呼”地扇著,老師學生都舒服了許多,連牛牛身上的痱子都下去了。
如梅很大方,幼兒園天天讓李夫人收拾得乾乾淨淨。消毒、灑水、給孩子們撒花露水、抹清涼油啥的,一個夏天,孩子們身上沒一個蚊蟲叮咬、留下疤印的。
丁家寨的幾個大人高興得不行,第二月過來交錢的時候一起感謝,“孩子們懂事多了,也愛乾淨。比我們自己家招呼得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