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
第一百五十一章問題
“誤差……從字面上說,似乎就是模仿地上瞬間出現法術模型,以此作為對比模版,測定‘誤差’。”
虛空之中,林安獨自站白色階梯上,一動不動,若有所思地喃喃自語。
“從這個方面來說,模擬法術模型模版,似乎只是要進行精神力方面考驗而已……難道這裡依舊不是真正獲得機遇地方,而只是考驗資格之所——假如是那樣話,可真是大手筆”
“有意思,假如是數值綜合太低話,會不會失去進入資格呢?”
林安自言自語著,似乎對這次測驗目有所瞭解了。
這要從精神力施法中作用說起。
從本質上說,法術從形成到釋放,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是精神力構築法術模型;第二,是魔力根據法術模型完成魔力迴圈;第三,是魔力迴圈精神力牽引下經過身體“通路”,釋放到體外。
這三步是法術釋放本質步驟,其餘唸咒、持咒以及配合法術輔助物品等等存,都是為了配合這三個步驟順利完成或者擴大加持完成效果。
這三步中,由精神力主導和控制步驟,分別是第一和第三步,其中第一步,側重精神力敏度,而第三步,則是側重精神力強度。
按道理說,精神力敏度和強度,都是精神力某些性質,應該是相輔相成。但實際上,由於冥想法則或修煉法術等多方面原因,法師修煉精神力上側重往往會有不同。
有法師看重法術效果,一般會側重精神力強度,以達到強法術效果,有法師看重法術離體後控制調整,那麼就會注重精神力敏度。
而“誤差”背後所代表考驗,毫無疑問地是考驗法師精神力敏度。
要知道,即使是同一個法術,同一個法師同樣條件下,精神力構築法術模型階段,模型也往往會有極其細微差別,難以每一次都恰好百分百相同——
同樣,理論上,每個法術都有標準構型模版,但現實中,百分百標準施法是不能保證,每一個法術完成後總會出現細小差別——
這種微小差別,對於施展零級法術這種入門級別法術,一般情況下不會有什麼影響,甚至從法術效果也看不出什麼端倪,假如是某些盲目追求法術效果非傳承法師,說不定還不會注意到施法時這點細微差別。
但林安知道,精神力敏度對法師未來發展是極其重要,越是高階法術,結構就越複雜,這也意味著假如精神力敏度不夠,法師施法過程中,就不得不放慢速度,慢慢描繪法術模型。
否則,高階法術模型一旦出現太大偏差,輕則施法失敗,精神力反噬,重則模型崩解,引入模型中魔力錯亂,體內自爆開來,法師則必死無疑。
“……可以爭奪這次機遇,資格只限定25歲以下,學徒等級法師或同等階位能力者。
而學徒期法師,有幾個會注重法術結構精細調整?大部分都去追逐法術釋放效果了吧——”
法師修煉過程中,學徒期是公認修煉精神力強度階段,而正式法師之後,法師才會將側重慢慢轉移過來——畢竟除了少數極具天賦者,誰也不敢保證自己有十成晉級把握。
就如林安本人,她擁有克洛諾斯傳承和指點,還有底比斯冥想法則及體術這樣修煉利器,也只不過修煉時使精神力兩個側重平衡發展前進而已,這是因為她精神力太過強大,無論哪方面對目前零級魔法來說,都綽綽有餘,因此不用進行其中一方面選擇。
但對於一般法師學徒來說,這個階段側重修煉精神力敏度不是個好選擇——假如精神力強度都不足以順利引導法術釋放,那麼敏度再高又有什麼用呢?
況且大部分法師都是無法晉級正式法師,那麼對於零級魔法而言,是無所謂精神力敏度側重。
“……這個測試,果然很有針對性啊”
林安心裡想著,低頭看看腳下已經不再有反應臺階,知道這一級臺階已經過去,抿了抿嘴。
“果然沒有內部資料,就是吃虧不知道其他參與者情況怎麼樣,像法師塔那些有備而來法師,應該不會像我這樣吧”
她對自己之前完成那個模型不是很滿意。
相似度百分之八十九,沒有對比情況下,林安並不能知道自己和其他人上下。
但有夢境空間加速下推演了無數次一級以上法術構型經驗,林安知道,百分之十一模型誤差,意味著她推演出模型和標準模版有著百分之十一構型區別,如此巨大差別,別說是一級法術,連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