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不敢說出口,但這個結論讓他感到脊背發涼。自己一直小瞧了父親,總以為他像大哥一樣優柔寡斷,做事拖泥帶水。事實上,隱藏在父親笑容背後的卻是一顆顆鋒利的獠牙。那才是真正的權謀手段,相比之下,自己平素表現出來的狠辣、果決,簡直就是小孩子家的胡鬧。
“屬下不敢揣摩唐公的想法!”待李世民的臉色由震驚慢慢轉為平和,侯君集繼續說道。“但唐公既然在人手安排上側重於左軍,自然也不會對右軍抱太大期望。如此,左軍打了任何勝仗恐怕都是理所當然。而咱們右軍只要發揮出與左軍同樣的水平,誰人能不對二公子刮目相看!”
第三章 扶搖(四上)
大業十三年夏末,準備了足足有三個多月的唐公李淵在太原打起了清君側的旗號,揮師南進。同月,金城人薛舉自立為秦帝。武威人李軌自立為大涼王。
與此同時,江都通守王世充將江、淮勁卒離開北上,救援洛陽。
英雄豪傑們河東、壟右、河南等地打成了一鍋粥,河北大地卻難得地寧靜了下來。竇建德、羅藝、李旭三家勢力都偃旗息鼓,竭盡全力投入到另一場戰鬥中去。
他們分頭去搶收夏糧。民以食為天,沒有糧食,再厲害的英雄也一樣會餓死!
戰爭帶來的破壞是巨大的,雖然羅藝在退兵時儘量保持了剋制。但剛剛恢復了一點生機的淶河兩岸依舊變得滿目瘡痍。夏天已經臨近結束,地裡的麥子卻還沒來得及割。一些靠近水源的農田裡,野草長得和麥杆一樣茂盛。數以萬計的鳥雀在地裡敞開腸胃大嚼,每當有人經過,騰起於半空中的翅膀可以硬生生遮住陽光。
有些身體過於肥大的野雞、鵪鶉飛不了多遠就會掉下來,不僅僅是因為體重驟然增加,而且是因為吃了發過芽的麥粒。那種帶有輕微毒性麥粒可以讓人眼冒金星,讓牛羊四肢抽搐。對於比牛羊小上許多的野雞、鵪鶉而言,已經足以讓它們像喝醉了一樣東倒西歪。
剛剛在外邊避亂趕回家中的農夫們對掉在身邊的“肥肉”視而不見,他們像發了瘋一樣往地裡衝,盡一切可能從鳥雀和老天爺的口中奪取糧食。那些麥子卻是他們賴以熬到下一個收穫季節的救命之物,如果搶收不上足夠的數量來,明年青黃不接時,很多在今年開春剛剛建立的家庭就會再次支離破碎。
沒有人願意看到災荒的發生。即便是城裡邊的大戶人家,也派出了全部的力量加入了搶收行動。如果百姓們沒有了吃食,他們就會重新變成流民。流民和流寇之間僅僅有半步之遙,萬一博陵軍彈壓不住,過去幾年裡曾經的危險就會降臨在某些大戶的身上。那一次,很多高牆大院被一把火燒盡,數萬畝良田失去了主人。李旭後來之所以能在六郡找到如此多荒地來給百姓分,就是因為田地的故主已經被流寇抄了滿門的緣故。這一次,倖存的大戶們決不甘心悲劇在自己身上重演。
留下一定數量的兵馬維持治安後,李旭把大麾下大部分將士都暫時遣散回家,以免耽誤更多的農時。在去年的授田中,博陵軍的將士名下都分到了一定數量的土地。為保衛自己的家園盡過力後,他們有理由回去為自己的妻兒老小的分憂解難。
在一片霍霍的鐮刀聲中,六郡的文職官吏們也不敢再如往年一樣躲在衙門裡享清福了。從沒有品級的幫閒一直到四品郡守,都裝模作樣地走到了田埂旁,和百姓一道收起了糧食。他們雖然幹不了多少活,給民間帶來的影響卻是巨大的。“本朝又出清官了!”“老天開眼呢!”“有李大人督著,哪個還敢遊手好閒!”百姓們驚詫地議論著,滿臉興奮。他們記得只有在先帝剛剛建立大隋的時候,官員們才會跟百姓如此貼心。那年代,差役們不敢討要賄賂,肯下地跟百姓一道開鐮官員,很快就會得到高升。只是那個年代過於短暫,很快大隋的年號就從開皇變成了仁壽,然後變成了讓人傾家蕩產的大業。
如果換做上一個夏天,各地官吏們即便害怕李旭刁難,也絕不肯放下身段與平頭百姓為伍。但現在與往年不同了,第一,朝廷的力量已經影響不到黃河以北,博陵大總管李旭雖然沒有稱孤道寡,卻是不折不扣的土皇帝。如果惹了他不痛快,沒人再會給自己找死者撐腰。第二,去年透過科舉選拔出來計程車子們已經漸漸掌握了日常政務運作模式,無數雙眼睛正虎視眈眈地盯著為數不多的官職。如果在其位者不願意謀其政,世子們會爭先恐後地為他代勞。
去年時李旭冒著天下大不諱試行的新政慢慢開始顯現效果。沒有被幽州軍騷擾到的地域收穫頗豐。一些已經是第二年收割的熟地產量可喜,雖然繳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