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的承包金嚇住了,一時拿不定主意。倆人也曾跟家裡人商量過,都說不出個子醜卯酉來。振富和振書都出主意,叫他倆去找木琴討意見。倆人本想這個月底休假時,回村專門去找木琴的。誰知,今天木琴竟會不請自到,讓倆人逮了個正著。
木琴幫他倆粗略地匡算了一下,就鼓勵道,要我看,這是天大的好事呢,一定得承包下來。原先是大集體大鍋飯,人員的積極性不高,管理也跟不上。光內部損耗,就頂一大半的承包金數了。自己獨立搞經營了,把責任獎懲制度定嚴密了,都把手裡的活計當自家事情來辦理,再把內外環境衛生和服務態度提上去,把經營路子搞活泛了,哪有掙不出來的理兒呀。就像咱村搞土地承包似的,承包前,家家吃不上喝不上的。一旦承包了,頭一年就收了個囤滿盆冒的。這不就是個明顯的例子嘛。
洋行也在一旁極力攛掇鼓動道,哥,聽嫂子的話沒錯呀。要是換了我,早就把合同簽下來了。這樣的好事,就是打著燈籠也難尋呀。
四方喜道,就聽嫂子的。我和銀行兄弟這就跟單位籤合同。別再晚了,叫精明人佔了先,可就要後悔一輩子呢。
銀行把飯菜端了過來。聽四方把剛才木琴的話講說了一遍,也是吃了顆定心丸。他說道,都說行,咱就幹。下午,咱就去找領導定實腳兒。
木琴一再地叮囑倆人道,等合同簽下來後,你倆也要有個協議。常言道,親兄弟也要明算帳。把一些虧贏的責任和紅利分成的條款搞明白了,省得日後生出啥事體來。那樣,好事就會變成壞事了。
四方和銀行就一齊笑,說,哪會呀。俺倆在一塊這些年,真比親兄弟還要親上三分吶。嫂子就只管把心放進肚子裡。不管誰人會弄出生分來,俺倆也不會呀。
第六章 大路彎彎4)
這頓飯吃得很是愉快。四方和銀行是真心實意地款待木琴等人。銀行把看家本事使了出來,偷偷地弄來了兩個硬菜,一盤糖醋鯉魚,一盤香酥燒雞。倆人一個勁兒地殷勤勸讓,把茂林灌得暈頭轉向,走起路來一搖三晃。洋行也是喝得話多勞神,一個勁兒地在眾人面前表白自己想買車搞運輸的決心,現出一副好像他已經開上了車的自得架勢。
木琴自是高興。她所高興的是,眼前幾個年輕人慢慢開始要放開手腳了。有了他們的影響和帶動,肯定會有更多人加入到闖蕩社會搞活經濟的行列中來。因了高興,她也破天荒地被敬勸了一小杯酒。她的臉色頓時紅潤起來,眼眉間泛著一抹勃勃生機。
出了飯店大門,走在大街上,就瞥見一個身影一晃悠,拐進了不遠處一個街巷子裡。木琴心裡莫名其妙地一陣狂跳,一種直覺頓時跳入了有點兒昏沉的腦際。木琴疾走幾步,奔到那個巷口。裡面空無一人,只有幾隻雞在牆角里覓食,一條土狗懶洋洋地趴在旁邊閉目沉睡,此外便沒有活物了。木琴揉揉眼睛,心想,是自己喝了一杯酒,搞得眼花頭沉的緣故吧,肯定看走了眼。青天白日的,沒有一點兒的訊息預兆,他咋就會又回來了呢。
正犯嘀咕的當空兒,洋行也快步趕來。他問道,咋的啦,有啥事麼。
木琴問他,你剛才看沒看見一個人影進了這個巷子哦。
洋行搖頭道,沒注意,好像沒有人呀。
木琴不再說話,繼續走自己的路,但心下依然忐忑不安。覺得自己就是看見了一個人影子晃進了巷子,身相和走路的習慣既陌生又熟悉,像極了一個人,就是茂響。她寬慰自己道,興許是自己眼花,看錯了。
有了去年賣杏的路子和經驗,今年杏果銷售也還算順利。只有兩件事,叫木琴不太滿意。一件是杏果的過量積存;另一件就是在拉運出山的途中出了車禍,損失了將近大半車的果子。還差點兒搭上了人民的一條小命。
今年杏果的產量,自然要比去年的多,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村人沒有想到果子的積存量如此之大,將近有五分之一的果子賣不出去。過剩的原因有二:一是村裡的杏林全部納入了集中管理,管理技術和經驗更加成熟,再加上村人可著勁兒地往果樹上改土施肥,果子產量有了大幅度增長。市場需求量卻只有這麼大。與去年相比,雖有些許擴充套件,畢竟產出量大大超過了需求量。二是經過了杏花村對去年杏果市場的刺激,各地盛產雜果的山區人家原本沒有把這些杏樹當成什麼搖錢樹,但看到杏果也能賣錢,便上心地看護著。不等果子熟透了,他們就搶先上市叫賣。如此積少成多,也對有限的市場容量造成了不小衝擊。因此,一個嚴俊問題,就很現實地擺在了杏花村人面前。眼見得村裡迅速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