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煎水器就是所謂的湯瓶,通常是瓷制的,看不清內部。所以,水沸到什麼程度沒法用眼睛看,只能用耳朵聽。水如果不夠熱,茶末就會飄到水面上來;水如果太燙了,茶末會沉到水裡,不能達到最好的鬥茶效果。
所以,想要控制水的熱度達到剛剛好的程度,必須得小心伺候著,熟悉水沸的不同聲音才行。
蘇進的態度非常自然,無論是石英玉的挑釁還是蘇陌的故作熟稔,他一律平靜以待。
他從侍女手中接過湯瓶,放到剛剛燃起的小爐上,開始用扇子輕扇,控制火候。
片刻後,他取過那個建盞茶杯,放到火邊微微烘烤,用以暖杯。
在場的三個人都是,或者曾經是驚才絕豔的頂級修復師,當然都是非常有耐心的。
水沸需要一段時間,三個人卻都非常耐心地等著,期間沒一個人說話。
蘇進彷彿也忘記了盧舍那大佛佛手的事情,好像是到此處來,真的只是為了石英玉斗一次茶一樣。
十多分鐘後,水開始沸騰。船艙裡非常安靜,但是窗外的波浪聲不斷傳來,不時還有飛鳥渡河而過,留下綿長的鳴叫,這些對候湯來說全是干擾。
片刻後,兩隻鳥不知受到什麼誘惑,突然飛過來停在了船欄上,吵架一樣嘰嘰喳喳。
石英玉露出了看好戲的表情,蘇陌則眉頭一皺,站起了身。
她正要轉身出去把鳥趕走,卻聽見蘇進輕輕一句話道:“好了。”說著,他提起了湯瓶,直接倒了少量被烤得微暖,又加入了茶粉的杯子裡,調成了膠狀。
這是鬥茶中點茶開始的第一步,調膏,接下來的,就是鬥茶最重頭的部分,注湯和擊拂。
這是鬥茶中最精彩也最好看的部分,鬥茶是否能勝,前期全是準備,這一步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蘇陌停住了動作,轉身看他。石英玉也不知不覺中放緩了呼吸。
蘇進將建盞平放於桌上,一手拿著湯瓶,一手拿著用制的茶筅,兩隻手同時做起了不同的動作。
他左手以極其緩慢卻穩定的動作往杯中注水,另一隻手則輕重不等、緩急有度地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