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1 / 2)

小說:魔男的惡趣味 作者:絕對零度

有日弘忍集結眾弟子,示意他即將西歸,要弟子們出偈子,誰悟了道,便將衣缽傳授給他。弘忍的大弟子神秀,飽讀經書,博學多聞,當時他就做了一首偈子寫在牆上——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大夥看了,都認為接下弘忍衣缽的非神秀莫屬了。

而後慧能知曉,請人帶他去看了那首偈子時,脫口道:“此人尚未悟道。”

旁人聽聞,質疑他這不識字的農夫也懂偈子?

慧能道:“有時最低下的人,往往有最高智慧。”之後也做了首偈子,請人替他寫在牆上,內容為——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隔日弘忍見了,命人將此偈子塗去,說:“此人尚未悟道。”當日,便到槽房,要慧能隔日子時到他房內談話。

隔日子時,慧能依約前來。

弘忍將衣缽傳給他,並預言傳缽必有風波,帶他渡河南下。交代他隱姓埋名,靜待時機,才可出現。

當大弟子神秀髮現弘忍衣缺已經傳給慧能後,派了人去追,但此時慧能早就躲得不見蹤影。

不久弘忍西歸,神秀自立。

十五年後,隱姓埋名的慧能在南海法性寺遇見了印宗法師,才在其主持下落髮受戒,返回曹溪弘揚佛法。

禪宗自此分為“南禪北禪”,亦稱“南能北秀”。

南禪慧能說“頓悟”,北禪神秀講“漸悟”。

看完這個故事後,阿包一方面思考起“禪”這玩意,另一方面,腦中卻想起經濟學上的一個名詞,叫“資訊不對稱”。

例如,我們看完那故事後,得到什麼資訊?

一、神秀飽讀詩書,慧能只是個不識字的農夫。

二、但五祖將衣缽傳給了慧能,使其成了禪宗六祖。

而慧能又道:“有時最低下的人,反而有最高智慧。”

那麼,是否神秀雖然擁有非常豐富的“知識”,卻不等於“智慧”?

又是否五祖將衣缽傳給了慧能,代表慧能比神秀擁有更大的“智慧”?

又或者,從頭到尾,慧能只是個狂妄農夫,而五祖也未將衣缽傳給他,只是他偷了衣缽後逃跑,躲過追捕,自此開宗立派。即便後來神秀知曉了他的下落,也只是放任地不與其計較。

這有可能嗎?當然也是有人提出這樣的質疑。

無論真相如何,我想那都已經超出阿包所能知曉並理解的領域。(ㄎㄎ,再做更深層思考太花時間了,有興趣做的請自便,這裡先跳過XD》

OK,再拉回來,同樣的“資訊”問題,我們再將它帶到日常生活中來看,不論是在工作、買賣,甚至是人與人的相處中,也都會遇上。

例如,A和B兩個不同品牌的保養品銷售小姐,A長得非常漂亮,B長相及膚質都只算普通,那麼A的外貌就會釋放出“訊號”,告訴大家A的保養品比較好。

就算A只是單純天生麗質,而B原本還面板乾裂黯沉,但一般消費者對她們原本的面貌或保養品效用一無所知,便就所接收到訊息加以解讀:保養品優質,所以A才能那麼漂亮,膚質也比較好。便得出A的保養品比B好的結論。

這就是一種資訊不對稱的落差。

求職也一樣。

A和B兩者,A的學歷較高,就算B是個才高八斗、能力一流的人才,但光憑面試時的毛遂自薦,恐怕還是比不上那紙文憑透露出的“訊號”來得強烈。

老闆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摸透兩人,即便他認為B不錯,可也容易認為,優秀的讀到較高學歷的那位應該不會有問題。在資訊不對稱的落差下,所以選擇了A。

在本書中,阿包特意把“資訊”這東西放到人身上表現。

讓錢貫傑去解讀鍾欣怡的穿著、談吐、應對等,而依他個人解讀,在不同情況下,鍾欣怡可能顯示成不一樣的人。

從一開始的片面,到後來拼湊出完整,讓錢貫傑終於瞭解並信任了她。

人與人的相處也是如此,不斷地在處理訊息。從朋友們的穿著、談吐、星座、血型、讀哪個學校、什麼工作、新買了個是不是名牌的包包、在看自己看不懂的艱澀文學小說……依這些“資訊”,去判斷朋友或陌生人可能是個怎樣的人。

這個故事,也就是阿包思考了好幾天的“禪”,和滿腦子都是“資訊”及“解讀”這三樣東西夾殺的情況下而寫出來的……(這作者好像不太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