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他家牽。”碾砣是大石頭做的,形狀是柱形,這樣滾起來方便,一般有兩百多斤,由於太重,一般都套上牲口拉。
“嗯,好。”
村委會,二陽子正準備做飯,見晨陽過來,兩個人簡單說了幾句,晨陽把壓場的事情告訴他之後就走了,二陽子吃晚飯,簡單把那隻山羊喂上,然後準備到正賓家找半瘋子,正巧剛出村委會大門,就碰到了。
“吃飯了嗎,二風。”二陽子從來不叫他半瘋子,而是管他叫小名。
“嗯。”半瘋子邊笑邊像要貨郎鼓一樣點頭。
“我待會兒去壓場,你在這裡幫我好好看著,記得把那隻羊牽到有草的地方放放。”二陽叮囑了幾句就趕緊去北坡場裡了。一路上碰到不少村民前者牲口,拉著碾砣去場裡,走到村口的時候正好看見小栓子牽著他們家大黃牛。
“栓子,你拉的那個碾砣太小了,不行,把你幹娘拉去吧。”二陽子看著路邊的大碾砣和小栓子開著玩笑。
“那是我乾孃,不是你乾孃啊!哪裡有讓乾孃幹活的!”村口的大碾砣放在那裡不知道有多少年啦,每年有新出生的孩子都要認碾砣做乾孃,逢年過節的都要端著酒,拿著香,包好的餃子,紅紙做的呑永純募父鐾罰�飧魷八撞恢�姥有�碩喑な奔洹�
“你還挺孝順的!”二陽子笑著說。
不一會兒的功夫整個場裡就熱鬧起來,放眼望去有七八頭牲口拉著碾砣在場裡一圈圈的轉起來,村民也分成一堆堆的,忙的熱火朝天。
第16章 天氣正合宜 澹臺青趕集
二華一直忙著做木材生意,家裡面的地大部分都承包出去了,只留下一小塊菜地,平時二華爹孃拾掇拾掇,夠一家人吃菜的。這幾天也不用去收拾麥場,二華吃完早飯,跟澹臺青說道,“青子,待會兒,你去集上買幾個菜,再買條魚,買只雞,中午請正德主任過來吃個飯,這回村裡的樹爭取我們做。”
“今天是集嗎,好久沒趕集了。”鎮上每隔一兩天都會有集,村民把地裡面種的菜拿出來賣,也有外地來賣衣服、日常工具的,各種各樣的東西,琳琅滿目。澹臺青很樂意趕集,每次都會買一堆東西回來,水果、衣服每次都要買的,聽到二華讓他去趕集,高興得不得了。“我收拾完就去。”
澹臺青簡單收拾了一下碗筷,進屋換了一身乾淨衣服,騎上剛買的新26腳踏車,哼著小曲出門去趕集,一路上和認識的村民打著招呼,雖然大家都覺得和她不是一樣的人,不光因為她是外鄉人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她總是穿著洋氣的衣服,細皮嫩肉的,每天似乎還化妝,讓村裡人覺得她更像城裡人。
去集鎮上的公路不寬,也就能並排跑兩個車,路兩邊是高高的楊樹,樹頂長在了一起,路上走感覺像是行走在樹木組成的隧道里,不過比隧道的通風狀況好多了,樹葉摩擦的聲音清脆入耳,和知了的叫聲相互應和,澹臺青的頭髮隨風飄舞,她故意騎得很慢,好享受這美麗的時刻,望著道路兩旁一層層的麥浪,盤算著待會兒去買什麼衣服,澹臺青全然沒有注意到路上的行人對他的關注。
來到鎮上,澹臺青沒有急於到集上買菜,而是繞了一下,先來到買衣服的門市部,連著逛了三四家店,終於在最後一家店看上一件顏色鮮豔的花裙子,和店主簡單砍了砍價,就買上了,由於家裡條件還不錯,所以她不習慣砍價,不像村裡其他婦女,一件十塊錢的東西,非得軟磨硬泡半個鐘頭才肯買,買上裙子之後,澹臺青才慢慢悠悠的來到集上,望著人山人海的樣子,她不得不下了車,停在路邊,然後步行上集。
所謂集無非就是個買賣的場地,買東西的當然都是本地人,大部分是附近幾個村子的村民,也有住在鎮上的學校老師和鎮上的一些幹部,賣東西的分幾種,賣菜的大部分都是附近村子裡的村民,每年都會把家裡的一小塊地用來種菜,當然大部分都是時令蔬菜,夏天這個時候種些豆角、豇豆、茄子、黃瓜,家家戶戶種的都差不多,所以集上的菜價也就不高,還有一些專門種菜的菜農,收穫的時節兩口子騎著腳踏車,從這個集到那個集,不停地賣,另外也有專門的菜販子,在集市開始之前很早,大概六七點鐘的樣子就在集上溜達,有些菜農急於出貨,他們就低價大量收購,然後再加價賣出,這部分人都是手裡有錢的人。賣衣服的、賣水果的差不多都是外地人,至少離得鎮上比較遠,所以比較陌生,甚至有的操著外地口音,另外還有賣雞鴨鵝的,賣雞蛋的都是本地人,賣雞的數量較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公雞,因為公雞肉好吃,一般都是在雞爪子上栓根麻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