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血石,乃是天地間一種少有的靈石,有道道猶如鳳血般的紅光,在這種異石上時刻流轉。
傳說,天地之道雖然浩瀚無盡,但十中有九,皆可在鳳血石中找到。
由此可見,這種異石的珍貴。
“我的道與理也在其中,不過隱藏的太過晦澀,一時半刻,根本無法看清”王嶽輕聲自語,不過在鳳血石上淡淡掃了一眼,隨後便悄然離開。
之後,王嶽又去端詳了一下劉家聖地至寶,明王不墜石,同樣從這塊異石有所收穫、感悟,不過依舊未能準確捕捉到屬於他的道與理。
“或許,我應該再去藏經閣翻閱一下相關典籍。”
“又或者,我應該去武道墓,和那些武道傀儡過一過手”
“似乎,去講經閣聽一聽門中永珍境強者講經說法,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王嶽輕聲自語,隨後在七撼宗多處聖地間來回奔走,行動看似隨意,其實很有目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嶽心中那股念頭,終於漸漸變得清晰起來。
不過即便如此,短時間內,王嶽前路依舊迷茫,無法找尋出那條真正屬於他的道與理。
永珍境,看似有萬般永珍萬條大道,可如果找尋不出那條最適合自己的道,那麼萬條道路皆是死路,根本無法拾級而上,抵達巔峰。
對王嶽而言,他有許多能力,都已輕鬆達到九禁之巔,位於神通境極限。
諸如王嶽的速度,一旦全力出手,同境界對手根本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一招即敗。
又如王嶽的神識,極端強大,外放的極限距離,幾乎是同境界修士的十倍,更可洞察入微,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在第一時間盡收眼底。
可以說,王嶽任何方面的能力,都堪稱完美,無可挑剔。
可致命的是,不論何種能力,王嶽皆是憑藉聰慧天賦修來,對這些能力缺乏自己的深奧理解,換句話說,便是底蘊不足。
故此眼下,王嶽衝擊永珍境的過程,便是他積攢底蘊,雕琢自己多項能力的過程。
唯有將某種能力真正吃透,隱隱體悟到這種能力與天地大道之間的關聯,王嶽才能真正邁過這道坎,成為至高無上的永珍境強者。
“我有所體悟,我的道,應該是速度之道”王嶽輕聲自語,在苦思冥想了將近一日時間後,終於隱隱有所徹悟。
固然,王嶽的神念異常強大,力量在如來神掌的加持下同樣不俗,可王嶽還是覺得,自己在速度一途體悟最多,能力最出色。
故此,王嶽做出決定,就從速度之道出發,無限昇華,以此破入永珍境!
“希望這次閉關,我不會再一無所得,能有所收穫”
王嶽輕聲自語,又去武道墓、藏經閣及講經閣等處轉了一圈,自覺有了一定把握後,這才返回無名山峰,開始第四次閉關潛修。
這次,王嶽修煉了足足半個月的時間。
“可惜了,還是差了點什麼,距離永珍境門檻仍有一小段距離!”
半個月的時間過後,王嶽終於破關而出,這次,他的修為在沒有破入永珍境的前提下,居然又前進了一步,各項能力暴漲,已然提升到令人瞠目結舌的程度。
可即便如此,王嶽依舊有憾,並未破入永珍境。
“我欲要在速度之道有所突破,可速度究竟是什麼,包含什麼,與天地之間的哪些道理相連,領悟多少才算登堂入室,我的認知,依舊有些欠缺”
王嶽輕聲自語,在失敗多次後,即便百折不撓如他,也感到了一絲疲憊。
最終,王嶽帶著這些疑問,再度前去藏經閣翻閱相關典籍,期間更是問遍了李長老、窮長老、以及師父九道真人,希望這些前輩大能的回答,能給自己以些許啟迪。
只可惜,不論是師父九道真人還是李長老,對王嶽的幫助都極為有限。
“每個人的道都截然不同,故此每個人的路,也只能由他自己來走。”
這是掌門九道真人對王嶽所說的話。
“我與李長老的神通相似,俱是烈火之道,可他的火柔中帶剛,我的火至陽至剛,就算對應同一種天地之理,威能也截然不同。”
這是外門堂的窮長老對王嶽說的話,現身說法,為王嶽指點迷津。
“或許,是我將事情想的太複雜了,速度便是速度,與其它任何道理皆無關。”
不過最終,王嶽將這些前輩大能的話拼湊在一起,到底還是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