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3 / 4)

小說:武林帝國 作者:隨便看看

,龍行虎步來到跟前,和顏悅色道:“諸位父老請起。”

父老們都不敢起,為一個白鬍子老頭哭訴道:“江南生靈塗炭,萬望大軍南下,解萬民於倒懸,聖天子如果不答應,我們便不敢起來。”說著,又拿出一個卷軸來,“這是江南父老的萬民請願書。”

漢王命人接了卷軸,當眾大開,足有三丈長的卷軸上寫滿了字跡,全是江南名士的簽名,其中不乏血書。

元封等的就是這一天,與其主動興兵打過去,不如等人家來請,畢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力,看到萬言書,他便明白火候已到,當即道:“萬沒料到江南已經淪落至此,百姓遭殃,我感同身受,豈能袖手旁觀,來人啊!”

一幫文武應聲道:“在!”

“傳令前軍,即刻南下,不管有什麼困難,務必要在一個月內掃清禍亂,還江南父老一個朗朗乾坤!”

“是!”

事情如此順利,百姓們激動地流下了幸福的淚水,此時元封道:“馬致遠馬兄可在?”

一個清瘦但是精神矍鑠的中年人從隊伍後排站起:“大王,馬致遠在此。”

元封道:“涼州一別,不知不覺已經數載了,馬兄可曾想到,我們會在此見面。”

馬致遠也感慨道:“在涼州之時,我便感到大王絕非池中之物,早晚會有飛黃騰達,鼎定中原的一日。”

元封哈哈大笑:“來,馬兄,還有眾位父老,進來敘話。”

眾人受寵若驚,大王親自接見就夠給面子了,沒想到還請他們去皇宮裡坐坐,此等仁愛君王,普天之下也難尋啊。

來到武英殿,眾人只看到大殿之上,御座一旁正坐著一個女子,鳳冠龍袍,甚是眼熟,老頭子們都是近視眼,離近了一看才看清楚,這女子並不是漢王的妃嬪,而是南漢女皇劉沁心!

乖乖隆地咚,漢王竟然把女皇都請來了,人家不得天下才怪呢。

接下來自然沒什麼好說的,等於南漢朝廷全盤倒向北漢,元封也承認了南漢和夏沁心的合法性,北漢南漢一家親,共同對付叛亂反賊。

大軍早已養精蓄銳,盤整多日,將令一出,無不奮勇爭先,漢軍十萬大軍下江南,攻勢摧枯拉朽,毫無懸念,叛軍本來就四分五裂,形不成戰鬥力,在漢軍壓倒性的優勢兵力下作鳥獸散。

捷報傳到京師,武英殿內,君臣寥寥數人,孟葉落道:“恭喜主公平定江南,所耗用的兵力武器,比原先預想的要少了八成之巨,這裡面軍統司功不可沒,若不是他們策動叛亂……”

“好了,把葉唐調回來吧,賞賜萬兩銀子,田莊百頃,在兵部當個主事吧。”元封道。

“兵部主事,太低了吧,那軍統司呢,難道解散不成?”孟葉落驚訝道。

“幹髒活的人,只能給錢,不能給榮譽,軍統司自然是要解散的,這東西遲早養虎為患。”

一個月後,江南平定,再無禍亂。( )

7…1 前塵往事

初冬的江南,依然是草木蔥綠,河流潺潺,若是在元封的家鄉,西北苦寒之地,早已經是草木枯黃,遍地冰霜了。w ww。q ua n ben。c om

昔日的西北第一刀客,壟斷鹽鐵茶馬的豪強,今日已經成為統一大江南北的雄主,雖然還有些許殘敵存在,但已經不能稱為肘腋之患,憑著大漢的財力人力,輕輕鬆鬆便能撲滅。

如今天下財富江南,蘇杭熟,天下足,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蘇杭一帶產糧特別多,而是指江南一帶經濟達,流轉農民從事紡織陶瓷冶鐵機械的相對較多,真正種莊稼的反而少了,原先大周朝實行的實物賦稅,要按照田畝繳納糧食的,江南一帶多種植棉花桑蠶,到了繳納賦稅的時候只好從各地購糧,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局面,每當收穫季節,其他地區的糧食反而流向江南。

貨物和人員的大規模流動,更加興盛了江南的經濟,甚至江南的財主都不會像其他地方的有錢人那樣把錢兌成銀子藏在地窖裡,而是存進錢莊吃利息,經濟就在於流動性,有了滾滾而來的銀子,何愁江南不富。

江南產的瓷器茶葉,遠銷海外,除了向西供應西域諸國之外,還乘海船行銷南洋西洋,甚至遠在半年行程之外的歐羅巴諸國,都在江南訂購瓷器,還將家徽式樣千里遙遠送來,看樣訂貨,江南的鐵工廠也很達,工人技術精湛,冶煉水平高,還能運用水力鍊鋼,他們出產的仿造版本的西洋式盔甲,比義大利的同等產品便宜一半,質量卻還要高出一截。

元封得了江南,實力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