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3 / 4)

小說:武林帝國 作者:隨便看看

學生也有淺見,那就是實行新政,開挖運河,攤丁入畝!”

此言一出,柳松坡大驚,忽地站起,雙目炯炯。

開挖運河,攤丁入畝,這是當初前朝武帝提出的方略,也是當今皇上用來攻擊他的藉口,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兩條方略都是極佳的藥方,用來醫大周的頑疾再合適不過了。

八年前,正是因為柳松坡提出開挖運河攤丁入畝,才會被皇帝打落凡塵,一貶再貶,貶到甘肅苦寒之地去做縣令,難道今天楊峰又要重蹈覆轍麼?

“你可知道這樣做的後果?”柳松坡沉聲問道。

楊峰淡然一笑:“大不了將這顆大好頭顱留在午門前便是,比起天下蒼生的福祉,犧牲一兩個人又算什麼?”

開挖運河,可以使江南的糧草、人員、政令,迅的抵達帝國的北部,將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擋在塞外。

實行攤丁入畝,將人頭稅改成以土地為主,人口為輔的稅收政策,觸犯的是一些大地主的利益,但是廣大百姓的壓力卻得到了緩解,從而實現人口增長,國力增長,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是十年之內一定會見效。

可是,皇帝會採納這個建議麼?皇帝是個極重臉面的人,說出的話不算數,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麼?

彷彿知道柳松坡的疑慮,楊峰笑了笑:“今非昔比了,國朝已經到了非改變不可的境地了,學生在天長當了幾個月的父母官,對百姓的疾苦相當清楚,說句大不敬的話,再不革新,怕是陳勝吳廣要出來了。”

對於楊峰的直言不諱,柳松坡很震驚,但是更多的卻是欣賞,在這個年輕人身上,他依稀看到了自己年輕時候的影子。

氣氛有些凝重了,柳松坡主動換了個話題:“上回書信上所說之事,你有何想法?”

說的是關於楊峰和柳迎兒的婚事了,楊峰的臉立刻紅了起來,躬身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學生安敢不從,恩師就是學生的再生父母,一切聽從恩師安排就是。”

柳松坡高興起來,捋著鬍子呵呵直笑,柳夫人在後面透過珠簾看看毛腳女婿,也是越看越舒心。( )

4…71 向何處去

大周朝的政壇面臨著風起雲湧的變革,這場變革是至上而下的,波及到每一個人。W ww/

皇后和前太子的葬禮極盡奢華,母子二人葬在城東早已預備好的皇陵中,浩大肅穆的皇陵是從天佑元年就開始興建的,剛開始的時候皇帝說力求節儉,隨便挖幾個坑就好,但是過了幾年,風向就悄悄地轉變了,皇帝再也不說什麼節約精簡,民脂民膏啥的,極盡所能的修建陵墓。

葬禮過後,新政的議題就放到了皇帝的桌面上,以往大周朝廷的格局是沿用舊制,參照了唐宋元的形式,在皇帝下有中書省,左右丞相管理六部,這樣一來丞相的權力未免過大,以至於和皇權抗衡了。

皇帝是開國之君,倒也不怕丞相敢和自己對著幹,可是他要為子孫後代著想,萬一自己死後,丞相奪權架空皇帝,那老張家的天下不就完了。

趁著自己還春秋鼎盛,先把所有兒孫將會面對的問題給處理了,先前已經清理了軍隊系統,那些老軍頭統統都被勒令去職,回家榮養去了,不守本分的中青年將領,殺的殺,流的流,皇帝出手狠辣,絕對不給人緩過勁的機會,趁著宮變得由頭,把所有不放心的因素全給剷除了。

接下來就是改組政府了,至於應該怎麼改,皇帝心中只有一個粗略的計劃,最根本的是解除丞相的權力,但是丞相沒了權力,又怎麼管理國家呢,難道全靠皇帝一個人的智慧?

這當然不行,皇帝很明白,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自己不過是鹽販子出身,沒什麼高貴的血統,管理國家,還是要靠那些飽讀詩書的大臣。

正在犯愁之際,有人送上奏摺,皇帝看了之後大呼精妙,下令重賞、擢升此人。

此人的履歷也很完美,貧寒子弟,進士出身,當過翰林,當過監察御史,辦過陝甘總督溫彥的大案子,回京之後也有建樹,據說在緝拿反賊的行動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更為重要的是,曹少欽對此人也是讚譽有加,說他可堪大用。

這個人就是御史臺四品官員孟知秋。

孟知秋的奏摺是關於政府改組的,其實這件事本輪不到他這個小御史插嘴,他的奏摺也遞不到皇帝案頭的,可是孟知秋畢竟還有內廠官員的身份,這點小事還難不倒他。

孟知秋建議:裁撤中書省,成立內閣,左右相改稱大學士,內閣不再管理六部,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