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他給過他什麼冷臉之類的啊。她只是禮貌的迴避而已。他就覺得是受了多大的委屈了。看來果然是糖水裡泡大的啊。不由又想起了晉王,他看起來也是一帆風順,只除了八歲進冷宮那次。但是那次,想必造成了他什麼心結。她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但那件事想來對晉王刺激比較大。還多半與貴妃有關。因為他問過顧琰為什麼要那麼處心積慮為亡母報仇之類的話。看那樣子是比較欣賞她對顧家所做的事的。只隱約知道事情和何家有關,矛盾不可調和。
“那裡這會兒怎麼還挺平靜的?”
“在你身邊我心頭就能靜下來。”
顧琰心道,得,合著我還有這功效。
到第四天晚上,秦王府收到一封飛鴿傳書,那個小仵作已經找到了,去的人正著他正火速趕往京城。這件事按正常流程調人進京幫忙是絕對來不及的。只有秦王府用自己的方式了。
“那幾時能到?”
“再七天吧。”
十一天,很好!那個時候兩位大人都還沒有入土為安。一切都來得及。
“琰兒,你手下不是有幾個小傢伙在市井混得很熟麼。讓他們出去傳揚那小仵作之前破的幾起奇案,傳得人盡皆知。”
“不用擔心有人半路對小仵作下手麼?”顧琰不知道這個仵作多大年歲了,蕭允稱小仵作她便跟著這麼叫了。
“我讓人私調卷宗查詢合適人選時怕是人家就知道了。虧得咱們搶先一步把人找到。放心,做了一番虛虛實實的安排。這人如此關鍵,我怎麼可能不作安排。”
“那就好。把那些案子寫出來給他們看麼?”狗兒幾個辦這事兒挺合適的。
“嗯。”
“那給我一份吧。”真實版的洗冤錄,肯定比話本精彩多了。
蕭允蹙眉,“這樣的事情本來不該此時入你的耳朵的。只是你一貫什麼都不怕,又怕別人故意對講,我才對你說了。還是多少避諱些。真要看等平安生下孩子再說!”有些卷宗也寫得挺玄乎,什麼找替死鬼之類的。
“那好吧。”顧琰覺得她以後可以把大理寺還有刑部的卷宗都弄來看看啊,以前怎麼沒想到呢!
顧琰這天又想吃馬嬸子做的東西了,便讓人去叫她。顧琰叫,馬嬸子自然來得快。來了在小廚房挑好最上等的食材,甩開膀子就開幹。好了便熱氣騰騰的端上去。
她來過好幾次了,糰子也接受了她‘帆樸歸真’的菜式,跟著顧琰吃得美滋滋的。
馬嬸子來了照例是要到端娘那裡坐坐的,正好端娘就在旁邊當值時休息的房間。她送上了菜便走了過去。端媽媽今天吃熱鍋子(砂鍋),便招呼她坐下一起吃。兩個老姐妹說說話,也沒有要小丫頭伺候。
席間,馬嬸子一副吞吞吐吐難以啟齒的樣子,端娘道:“有話就說。咱們誰跟誰,當初一起坐冷板凳,後來又一起跟了姑娘,如今還一起沾她的光。你儘管說!”說完還出去看了看外頭,然後把門窗推開。如此也好避免有人偷聽。實在是馬嬸子這幅樣子看起來就像是出了大事。之前那件事她知道王妃已經知曉,所以是其他事。
“我兒子看到秦王爺從、從一個暗女昌的側門出來。”
402 告知
蕭允回到王府,三夫人找來把明暉的話告訴他請他斟酌一下。
蕭允沉吟了一番,“三伯母,我知道了。”
三夫人便不再多言,告不告訴顧琰自然是隻能由做夫婿的做主。
蕭允在前院坐了半晌,聽人稟報了事情的進展。那兩人的遺體都被領了回去,家中已經開始操辦喪事。這會兒天已經涼下來,怎麼著也是官宦之家。皇帝交代了有司官員按品級安排後事,這就是至少要停夠二十一天的靈了。這也是蕭允要求的,不能拔高這兩個人,說他們如何大公無私、死而後已。那等於是從另一方面坐實他壓榨下屬,不顧人死活。但也不抹煞他們是死在工作崗位上這一點。所以,好好的辦喪事吧。
只要人還沒有安埋,再明裡暗裡的驗屍就還有可能。要是等到人都已經入土了,再去挖出來那才是真的千夫所指了。就算是打著查出兩位大人真實死因的旗號也是不可能被諒解的。沒埋進土裡的話,有了一定的把握開棺驗屍還是可行的。可是此時再扣著遺體不發還,事情就會真的鬧到不可收拾。世人是很重視遺體的,就是死刑犯也得允許人收屍才是。沒什麼過錯而且是勞累致死的官員,遺體一直不能領回不知道被怎麼對待,那回引起民憤的。何況這件事十之**不是面上這麼簡單的。再加上有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