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尾沒有出身的齊王妃,那就是因為齊王府得以保全多虧了蕭允,而且她對落井下水的晉王一派心有不忿自然不會附和。渝王妃和蜀王妃大概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了。人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這裡有八個女人,唱兩臺都有富裕道了。
顧琰一副左耳進右耳出的樣子,安坐如山。楚王妃將她如此,瞥一眼齊王妃道:“對了,大皇兄那個小閨女是該叫九弟妹嬸子還是姐姐啊?”
顧琰暗笑,這位楚王妃還真是不適合做這事兒,又放散彈誤傷人了。而且這次誤傷的還不只一個。這句話立時惹急了齊王妃以及魏王妃。孫茯苓也同時是她們的逆鱗。晉王妃見狀不好,打岔道:“七弟妹別再說了,都知道你是個嘴笨心好的。你倒是好意想和九弟妹拉近一些距離,省得她頭一次見嫂子們覺得不自在。可你說話真是越來越不中聽了。小心九弟妹誤會!”
顧琰笑道:“怎麼會呢,三嫂這麼一說我就知道七嫂嘴是笨了些,可是心不壞。”聽說這位也是出身將門,在孃家是軍事化管理,於是她把這套也帶到了楚王府。偏生楚王也是個知兵的,對她這麼管理內宅還挺樂見。所以,終歸是平時跟人比心眼的時候少了吧。
楚王妃氣結,卻也不好駁,因為這是晉王妃的原話。只是話從顧琰嘴裡再說出來,就有些不對味了。
氣氛沉寂了一下,倒是一直沒出聲的渝王妃道:“九弟妹,數年前,就聽說你書法有了新體雛形。不知此時可大成了?”
這話倒是沒什麼惡意,顧琰便也正經答道:“六嫂,我這幾年都在奔波忙碌,書法一道雖然沒有擱下,但是也沒能長足的進步。只有些微小成,不登大雅之堂。”
“是你謙虛了,回頭我過府和你探討一番。我和我們家王爺沒事的時候也愛比琴棋書畫的。我跟你探討一番,說不得能得些好處,回頭就把他壓過了。嗯,好在我最近生的是兒子,小允不會攔著不讓我進門才是。”
“好,掃榻相待。”同樣一句玩笑話,沒惡意的人說出來感覺就不一樣。
247 獻藥
晉王妃是知道今日蕭允和顧琰進宮謝恩的,看晉王這樣心頭便有了數。一陣苦澀湧起,她隨即便壓了下去,“那王爺也早些安歇,明兒一早還要繼續進宮忙碌呢。臣妾告退了!”
走出晉王的大書房,晉王妃撥出一口氣,顧琰成親三個月便傳出受孕的喜訊,著實是讓人羨慕啊。自家王爺莫不是看到她大腹便便的樣子,所以心如刀絞了?如果她這一舉得男,那小允可就有嫡長子了。可是王爺雖然有二子,卻都是庶出,都怪自己的肚皮不爭氣。
晉王妃鬱鬱寡歡的回到自己的寢殿,身邊的崔嬤嬤悄聲道:“王妃,聽說有高人可以轉換男胎。”
晉王妃嘴角嘲諷的翹起,“那本王妃早該得了兒子才是。再說了,說到高人,何人能高過了國師去?真要有這些道道,怕也得讓他知曉。到時候洩了密,偷雞不著蝕把米!那就陷王爺於十分被動的局面了。”
“王妃怎麼都要再生個哥兒才好。就為這個,王爺也該多來才是。”
晉王妃知道晉王是有些嫌她心機深沉了,可是難道他心上那人心機不深麼?十三歲不到,就令古稀之齡一向在公侯夫人中祖母吃了那麼大的虧。這四年離了顧家給她造勢,卻依然是一步一步名聲鵲起。還被父皇贊過一句‘非普通閨閣’。罷了,反正在他眼底,那個人是萬般都好。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呀!
“嬤嬤,過兩日季太醫休沐,你使人召他來府裡替本王妃把把脈,開些助孕的方子。”回頭就是厚顏,她也要把王爺留在自己房裡,直到傳出好訊息為止。畢竟,想要嫡子還是隻有她能生。怕是還得進宮去見見母妃,和她通通氣。
晉王妃離開後,晉王獨自一人呆在書房,心頭也是苦澀莫名。今早看到琰兒言笑晏晏的由小允扶著,一手撐著腰往裡走的一幕,著實是刺痛了他。說什麼不想捲進奪嫡之爭,慶幸沒有在自己這裡淪陷太多。可結果呢,還不是跟了想奪位的小允。小允可真是好啊,從小到大要什麼有什麼。
手下有人說是小允出頭爭位,和自己那時候想留下琰兒有莫大關係。哼,有什麼關係。他們都是皇子,離那個位置太近了,難免產生覬覦。也許很早以前,小允就生出念頭了。在他察覺到父皇一天一天的老去,他面臨失去最高權勢庇護的時候就動心了。
而自己,一直以來對父皇要將江山給最愛的小兒子一直存著忌憚。如今小允真的出頭來爭,反倒是有種塵埃落定的踏實感。那就爭吧,倒要看看到底鹿死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