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是如此,東廂房的人也覺得頗有揚眉吐氣之感。兩位孫小姐住在東院,即便顧琰寬和容讓,約束帶來的幾人不能仗勢欺人,但東院的下人自然是給她們分了高下。往往有什麼需求,東廂房總是排在西廂房之後。有一回,廚娘甚至將顧瑾的藥從灶眼上端起來,就為了及時呈上顧琰的養顏補品。
“姑娘,要奴婢說,十三姑娘不會是故意拿話哄著你吧?”小蘭悄聲道。
顧琰笑道:“你的意思讓我貓教老虎上樹——留一手?”她知道小蘭說的是顧瑾說大家一起演一場戲給太夫人看,不會是趁機想上位把顧琰給擠下去吧?
小蘭臉上一紅,“奴婢只是提醒姑娘要多長個心眼。”
“嗯,我心頭有數。其實十三妹也只是向我請教課業上的問題,我身為姐姐,難道不說?說了難道不好好說?她雖努力,也有些潛質,可是要取我而代之卻是不能。”更何況,她原本就意不在此。
“姑娘之前自己還提醒四少爺小心不要中了人算計呢。”
“嗯,我知道了。”
小蘭見顧琰聽進去了,而且聽她言語,心頭是有數的,便也安心了。她們這些婢女的前程是和所伺候的主人休慼相關的。顧琰曾經給她提過,讓她拜端娘為乾孃,將來託庇於端娘,也為她養老送終。可是小蘭覺得,如果顧琰進了晉王府,也不必急著就讓她們離開的。小菊姐年紀大了該放出去嫁人,一面耽誤花期。但她卻可以再陪伴姑娘幾年的。就是她乾孃,年歲也不算大,將來一道去到晉王府,也可以做姑娘的臂助,就像太夫人身邊的肖嬤嬤,五夫人身邊的孫嬤嬤。
跟著顧琰到了東院,顧琰這個主人學到的固然很多,因此能在幾年內出類拔萃。就是小蘭也覺得自己比之從前,不啻有脫胎換骨的變化。所以她覺得,如果能跟著顧琰去王府,收穫一定更大。所以,便不急於出府嫁人了。和端娘商量過,她也是這個看法。
只是小蘭也知道,太夫人對將來姑娘的陪嫁之人怕是有所安排,但是她原本就在姑娘身邊伺候,如果姑娘肯留她,自然比旁人多三分先機。而其他的地方,她會盡全力做到最好,又有端娘肖嬤嬤的關係,就不信會被人擠下去了。她可不像小菊姐,守著寶山什麼想法都沒有。
等到以後晉王高升一步,甚至兩步,姑娘成為他最寵愛的人,自己這個貼身丫鬟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她也不奢望能做晉王侍妾,只希望能配得晉王府中有前程之人,將來也能做個誥命夫人。姑娘對她們這幾個自己人一向非常厚待,彼此算是以心換心。所以,小蘭堅信只要顧琰有好前程,自己一定可以跟著水漲船高。因此,她對這件事的關注度比顧琰本人還高。
顧琰初時還真沒想到自己身邊有這麼一個有大志的婢女。經過此事後才請顧珉好生去查一查小蘭的來歷。
不同於家生子出生的小菊,小蘭是被買下的孤兒。顧珉派人去查探之後得知,小蘭其實是出身官宦之家,只是家裡犯了事,所有成年男丁都被斬殺。不過,她只是婢生女,一直也沒能正了身份。小蘭自小出生在洗衣房,跟著做洗衣女的母親洗衣。沒想到這竟然讓她逃過一劫,因為在家中她只是婢女身份。家破人亡之際母女倆被髮賣,後母親病死,她被幾度轉賣,最後進了顧府。
也是因為她被幾度轉賣,除非是顧琰這樣的有心人可以去查,否則很難幾度輾轉順藤摸瓜查到這個事實。
聽了顧珉的話,顧琰撓撓下巴,“原來有這樣的來歷,怪不得不肯接受我替她安排的安穩路子。罷了,人各有志,不可勉強。”想來小蘭在原來的家裡是見過富貴的,所以心頭有向上爬的執念。而小菊出身家生子家庭,所見有限,於是對能提早出府嫁人就很滿足了。只是,小蘭想把她當成登天的梯子,就是找錯物件了。
不過她之前種種為了騙過祖母與大伯父,的確是容易讓人產生誤解。讓小蘭從心底發出跟對人的想法。等到日後,小蘭自然知道想錯了。到時候她是要隨著自己的安排去過安穩日子,還是想方設法另覓門徑,這個顧琰就管不了了。
顧珉見查了沒有什麼異狀便也放下,他當初還以為顧琰發覺小蘭又有什麼不對勁呢。因為小蘭原本就是茯苓的耳目,如果這些年做的是雙面細作,那顧琰的處境就堪憂了。
“我發覺她有那麼遠大的志向,心頭也是有所懷疑的。這事兒跟顧府沒關係吧?”
“沒有,她家敗落的事跟顧府無關。”
“那就無礙了。”她可不想承擔顧府當年結下的仇怨。
“琰兒,你就快滿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