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並不是多大規模的,就是蕭允在宮中代皇帝主持的。其他王爺也都沒有出席。畢竟拓巖部就只有那麼一點兒大,也不能太出格了。一起去圍獵也只是時間上趕巧了而已。
不過,在宮宴之後,出發之前。拓巖王子帶著同行的妃子來秦王府拜會了。
等到人被請進來,顧琰微微吃了一驚。原來拓巖王子帶在身邊這個妃子不是旁人,正是春娘。雖然改換了裝扮,顧琰還是一眼就把她認出來了。當初春娘受另一部王爺折辱,是顧琰開口蕭允才救下了她。之後顧琰還以為她回鄉了,沒想到是去了拓巖部。這麼看來,後來兼併那三部怕是蕭允的手筆了。得,這回也不用管閻王爺的功過簿子了。反正都是他們家的事兒。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273 口信
果然,聽說是方子墨搗鼓出來的,顧珉便沒有疑問了。
顧琰心道可不能怪我沒告訴你啊,你科考那會兒我才多大,說了也得有人信啊,而且還解釋不清楚來由。
顧珉靜默了一會兒道:“元元出生以來我一直在想,想了很久,你那日說得沒錯。立誰做太子是皇上的事兒,做臣子的不該摻和。就像叔外祖那樣做個純臣才是長久之道。”
顧琰聽明白了,這是說兩不想幫,就像孫小丁一樣。不過,夠了。她也只是不想再和四哥站到對立面去。已經不得不和晉王對立了。
“我以後會努力做事,只是不摻和不該摻和的事而已。顧家如今這樣,你始終是有所欠缺,我來盡力補上這一塊吧。就是你說過的,木桶原理,最矮的一塊板決定了到底能裝多少水。”
“好!”四角不全沒有得力的孃家,這始終是顧琰一個短板。雖然她並不後悔當初所為。但有個得力的兄長總是好的。
顧琰進去同太夫人、三夫人、秦相夫人道別,然後高高興興的告辭了。顧琿還沒有回來,大概到園子裡某個地方思考人生去了。她之前的說的事兒對他的衝擊恐怕有一點大。顧珏看到顧琰便問:“琿兒沒有同你一起麼?”
“他早回來了,你問問下人吧。”
顧珏問清楚找了出去,顧琰便不再理會告辭回府了。
顧珏是在後院的葡萄藤下找到顧琿的,他一個人坐在石凳上。顧珏心頭一個咯噔,難道顧琰欺負弟弟了?不應該啊。對自己她都只是嘴上厲害一些而已。要不是知道這個,她也不敢一次一次往顧琰身邊湊了。
顧琿聽到她的腳步聲抬起頭來,“姐姐”
“你怎麼了?”
“沒事兒,剛才十二姐跟我說了些事兒。”
“什麼事?”顧珏急切的問。
“太學的事。”
“哦。那你是怎麼想的?”顧珏放下心來,在旁邊坐下。
“當然是抓住這個機會啊。”顧琿頓了一下正色道:“姐姐,你給十二姐道過歉麼?”
顧珏遲疑的道:“呃,沒有。”她從來沒有想到過要拉下臉給顧琰道歉。
“那你怎麼能心安理得的想從她身上得到好處?”
“這——你和誰更親些啊?是不是老……”太婆給你洗腦了?
顧琿聽出她的言下之意,說道:“讀書明理,我要是能這個都不能知道,我還讀什麼書?”真要說受影響,顧琿應該是在外院住的時候,多少受了顧珉一些正面影響。
顧珏被說得啞口無言,兀自靜默了半晌。她對顧琰,一直是很複雜的。七歲那年初見,就知道這個外頭回來的姐姐比自己好看。後來她還比自己會讀書,會討老太婆歡心。一直到孫小丁認錯人,向自己提了親又說是把自己誤會成了顧琰,這種瑜亮情結便發展到了頂點。到如今,自己雖然嫁給宗室中成材的俊彥,她卻是堂堂的親王妃,還在自己前頭生下了兒子……
當天顧琿被顧珉留了下來,用的理由是他也是參加過科考的,還一路靠到了舉人。在這個關頭,有一些經驗之談要教給堂弟。自然人人都沒有意義。兩兄弟打著聯床夜話的旗號,連夜翻查資料,這些都是往年顧珉考試前弄到的,也就是顧琰說的考題以及名列前茅人的答卷,最後兩人把範圍給總結了出來。發現絕大部分考題出自四書五經,另有少量來自《左傳》、《公羊傳》、《榖梁傳》,書單擬定後竟只需專精十二本,比他們從小所學要少得多。
兩兄弟面面相覷,末了顧珉道:“方軍師果然不是等閒人物。他若參加科考,狀元必定是手到擒來。”說著就激動地給顧琿講了一下方子墨那些輝煌的事蹟。聲稱如果不是他十五歲那年遭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