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村裡人。明天就能給你。”周木匠爽快的說。
“那我家打的傢俱估計什麼時候好?”柳柳多問一句。
“你看看,木料都現成的,你放心,打起了快的很,不過,梳妝檯的鏡子要遲幾天才能裝起來,那個鏡子要到縣城一趟,才能給您配好貨,其實說實話,要不是你打梳妝檯,光是別的,我們打的快,還便宜,光是五個梳妝檯的鏡子,就要20兩,還要專門去縣城一趟配才行。”周木匠隨意的說著。
“啊?鏡子還要到縣城配?”柳柳不解。別告訴我鏡子也是從那個燕國進口的吧?
“當然要去縣城配,其實鏡子都是從齊國運過來的。路途遙遠,還容易磕壞了,所以就這麼貴。”木匠解釋著。
柳柳嘆氣,乃媽的,鏡子是沒有從燕國進口了,那是從齊國進口了!那自己身處的天朝能出口什麼啊?
“我聽說木炭和紙是從燕國運來的。那人家燕國齊國會不會到我們天朝來買東西啊?”不管了,問吧!做木匠手藝的人也是吃的百家飯,見識也是多的,自己也不恥下問了。
“買啊!當然要買了,我們天朝中原一帶盛產大米,燕國多是山地,齊國也是水患太多,經常斷米,就要到我們天朝買米的。我聽說我們天朝賣出去的大米也怪貴的呢,我們買一斤大米,三文錢,到了燕國齊國,就是三十文錢了,想想也真貴啊!”木匠感嘆的說。
柳柳倒是不覺得,這樣的價錢不是正好,你們用技術掙我們的錢,我們就用糧食掙你們的錢,不過,柳柳想想也奇怪,好像天朝經常跟燕國打戰,跟天竺也打過,天竺是依附齊國的,就是天朝也跟齊國打過,可是偏偏幾個國家一邊打戰,一邊還通商貿。
再一想,這也是現實造成的一種奇特的景象。對方有的,自己沒有,怎麼辦,不是打戰搶過來,就是拿錢買過來。就是不知道一般商人能不能拿捏好這個度,萬一被按個通敵的罪名,就死定了。
想想這個跨國的生意不好做,簡直就是穿越生死線啊!那進出口的東西是要死貴,不然還玩命掙這個錢幹嘛?不就是圖個暴利?得,自己也不要想這些了。安安生生改善生活就好。
出了周木匠的家,柳柳看看時間早的很,自己想到鎮上看看。順便給家裡添點什麼:“爹,娘,我想到鎮上看看,你們看,需要我買什麼帶回來?”
“好像也不缺什麼,上次孝天也買了不少回來,家裡現在有蔬菜,還有你帶回來的肉,就不要買了,不然,你就給孝國孝敏兩個孩子買件棉衣?”
婆婆試探的問問,其實孝國孝敏身上有棉衣,只是不新,兩個孩子看著孝全孝文能穿新棉衣,有點眼饞,天生快過年了,給兩個孩子買兩件新棉衣,也給他們高興高興。
“好啊,不如這樣吧,今天我就帶著孝文,孝國,孝敏到鎮上看看,給他們買衣服也合身。”
柳柳聽婆婆講是給孝國孝敏買棉衣,自己忽然想起來,上次自己是給婆家的人都買了棉衣,後來孝天也給他們買了棉衣,雖然賣狼孝天給了二叔家錢,估計他們不一定給兩個孩子買新棉衣的,說不定他們還有別的開支,或者是別的打算。自己十分喜歡這兩個跟自己親的孩子,給他們買自己樂意的。
“也好。只是不知道孝文肯不肯去?這孩子就要看書。”婆婆不太確定的口氣。
“沒事,我帶他去,不去也得去,你幫我叫孝國孝敏出來,我這就去叫孝文。”柳柳很自然的吩咐完婆婆就叫孝文了,婆婆聽的也很自然,就去二嬸家叫孝國孝敏了。
孝國孝敏一聽說大嫂要帶他們到鎮上,喜不自勝,再聽說大嫂會給他們買新棉衣,更是喜上加喜。
“爹,娘,我們跟大嫂到鎮上了!”孝敏說著就急忙拉著孝國跑了,找大嫂到鎮上去。
“看他們兩高興的,跟多少年沒有到鎮上似的。”二嬸笑著。
“都是小孩子,能到鎮上當然高興了,再說他們也是半年前到的鎮上,鎮上那麼熱鬧,有吃的有玩的,小孩子當然喜歡。不過,柳柳手裡也不知道還有多少錢,不然也給你們家蓋上瓦房?”婆婆現在看柳柳跟自己家媳婦一樣了。想著自己家蓋的瓦房,就有些不過意。
“就別提了,上次孝國孝敏非要蓋,我們沒有答應,他們兩還不高興的,再說,我們現在也住的好好的,家裡也不是沒有瓦房住,我們楊家一下子蓋這麼多的瓦房,村裡人要眼紅的,再說,柳柳一下子花這麼多的錢,估計也是他們柳家賣香腸分給柳柳的,就別一下子吼吧吧的用柳柳這麼多的錢,人家柳家看我們楊家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