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著一根樹枝,在地上反反覆覆輕划著幾個字——絕龍島,絕龍島,絕龍島,絕、龍……
同一刻,東野雪正在對這一戰做著最後的部署。
“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一定要確保攝政王的平安!”這是她所有部署的前提。在發現敵方的目標是東野蘭的時候,她就像被點燃的火山,熊熊燃燒起來。每一步,每一次進攻的策劃都絕不留情。
整個東野大罩全被調動起來,十萬趕往絕龍島,十萬留守東野,另有五萬各分成三組分別趕往西涼、南黎和正被赤多族佔領的北陵,這最後的五萬人被東野雪視作扭轉此戰的關鍵。因為這五萬人毋需和敵方三家正面衝突,只要小範圍的騷擾就可以讓敵人捉襟見肘,不得不想辦法返身回救,同時還能將自身的損害降至最低。
所有部署都已完成後,各個部將領命而去。
深夜,東野雪走到海港邊,看到四下通明的燈火,和正為戰事上下忙碌的將士們。她沒有靠近,只是遠遠的站在海邊,在黑夜中遙望著東方天海相交的一線。
隔著八浬海域,從這裡根本看不到絕龍島,但她卻彷佛可以看到東野蘭那蒼白消瘦的臉,和唇邊那溫雅的淺笑。
心急如焚,她已心急如焚,儘管做了這麼多的部署,她還是深恐自己會犯下任何一個小錯誤,導致東野蘭命在旦夕。
附近一個正忙於裝運的小兵不經意發現了她,急忙跑過來叩頭,“公主親自來督查備戰嗎?”
“起來。”東野雪一抬手,眼望遠方隨口問道:“這戰你們可有信心?”
“有!”小兵斬釘截鐵的說,臉上透著堅毅神色,“這一戰不只是為了東野,還是為了攝政王。我們全軍上下都已發誓,不會讓王爺傷及一分一毫。”
她不禁動容,這才細細打量著小兵的相貌。看他不過十七八歲的年紀,便說:“你年紀這麼小,就出來打仗,萬一不幸遇難,難道你家人不會有怨言?”
小兵憨憨的笑著,“為國家出力怎麼可能有怨言?再說攝政王也是我家的大恩人,為了他,就算死,我娘都不會為我掉一滴眼淚,還會開心呢。”
她奇道:“為什麼?他與你們家有什麼恩?”
小兵答道:“我一家七口,上下兄弟三個連同父親四人原本都從軍,始終在生死邊上求生存。自從王爺推行農事後,父親和兩位哥哥都相繼回家務農,這些年來吃穿不愁,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我娘說,這都是王爺的功勞,所以王爺是我們全家的大恩人。這一次王爺有難,我爹孃親自送我參軍,要我一定得把王爺平安救回來,以報答王爺的大恩大德。”
小兵的侃侃而談在東野雪心上點起一盞明燈。看著這個尋常百姓興奮忠誠的面龐,她終於明白東野蘭重農耕輕軍事的原因。
“要征服天下,靠一場又一場的血戰是不行的,只有讓人民吃飽穿暖才能將民心牢牢的掌控在你手裡。”
東野蘭溫和的聲音似乎還帶著他的體息纏繞在她的身側耳際。
她眼眶微熱,強忍著不讓眼淚流出,悄聲說道:“你替我去找水軍都督,告訴他,我要一艘快船,一艘最快的船,今夜我就要出海。”
小兵眼睛一亮,聰慧的接答,“公主要去絕龍島?”
東野雪點點頭,“這事不能宣揚,還有,告訴都督,我一定要在絕龍島上看到後天初升的太陽!”
蘭,等我!
一日兩夜的日夜兼程,終於讓東野雪在第三日的清晨到來前接近了絕龍島。但是在絕龍島外六十浬的海面上迎接她的並非是風平浪靜的大海,而是密密麻麻的敵軍。
敵船桅杆上掛著的旗幟高高飄揚,“南黎”兩個大字清晰的映在她眼中。
她冷笑道:“南黎什麼時候成了閃電腿,動作還挺迅速的。”
她此次輕舟出行,船上不過十來人,將士們看到這種情形,不禁有些擔憂。其中一人湊上前道:“公主,敵眾我寡,是不是先退回去,等大部隊來了再……”
東野雪瞪了他一眼,質問,“退?東野軍的行軍守則中從沒有過『退』字。今日你退一步,敵軍就會前進十步,那麼困在島上的攝政王要怎麼辦?你陣前亂擾軍心,若此刻是在東野我就斬了你!”
在旁的另一位小兵正是東野雪出海前遇到的那個孩子,名叫孫春。他雖然是第一次出征臉上卻毫無懼色,看到滿眼的敵軍依然興奮異常,觀察了下週圍的敵情,他說道:“公主,要躲是躲不過了,退當然不行,不如試一試,突圍過去。”
東野雪瞥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