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度和低稅收的政策,使得很多跨國公司將總部設定在了瑞士,其中包括了雀巢、abb、嘉能可、瑞銀、瑞士信貸等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同時,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電信聯盟、世界氣象組織、世界勞工組織等數十個世界性機構的總部也都設定在瑞士。
這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和穩定的國家。
避險的資金自然選上了瑞士法郎,因為它的幣值堅挺,而且沒有過度貶值或者升值的危險,尤其是對上美元的情況下。這就形成了一個問題,即來自全歐洲的資金一窩蜂地湧入到瑞士法郎市場,造成了瑞士法郎的快速升值,這讓瑞士的出口行業遭受到了重創。
但是對於瑞士政府來說,這種因為貨幣升值帶來的麻煩讓他們飽受壓力。首先他們不可能透過調節經濟的自由度來限制資金的湧入,畢竟這是瑞士的立國之本;其次他們不可能忽視本國出口行業對政府施加的壓力,畢竟這種歐洲經濟動盪的壓力不應該由瑞士的出口行業來承擔。
思來想去,瑞士政府搞了一個瑞士法郎兌歐元上限1。2的措施,即強制限定歐元兌換瑞士法郎的匯率最上限在1。2歐元兌換1瑞士法郎。他們透過在市場上買入歐元賣出瑞士法郎的方式來平衡資金的流入和流出。畢竟對於瑞士法郎來說,瑞士政府只要開動印鈔機,想要多少有多少。
就這樣一個政策,足足維持了三年半,雖然有點不可思議,但瑞士政府還是憑藉這招頂住了貨幣升值的壓力,保住了本國的出口行業。
但是歐洲這一次實施qe政策,導致大筆的投機資金留在了歐洲範圍內,又一次對瑞士政府形成了巨大的考驗。
對沖基金們很快發現了第三條路,即用早就固定好匯率的歐元來兌換瑞士法郎,然後再透過這個市場兌換成美元。因為歐元和瑞士法郎的匯率固定,所以不管歐元下跌的幅度有多厲害,歐元對瑞士法郎的幣值都保持在一個穩定的程度上。
另外一邊,雖然說瑞士法郎對美元的幣值小有波動,但總體來說這種波動的幅度非常小,因為瑞士國內經濟的基本面相對於美國來說並沒有太大的變化,而歐元區則是它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這種經濟上相互密切的程度完全不能同日而語。
於是這些對沖基金的資金一窩蜂地湧入瑞士的外匯市場,短短的一個星期之內瑞士就湧入了超過500億歐元的資金,這也代表著瑞士政府需要發行超過400億瑞士法郎的新貨幣。
這種資金的流入在短期內算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歐洲的經濟形勢一旦好轉,這些資金又流回歐洲的話,那麼就相當於瑞士政府對本國新發行了上千億的貨幣,有可能導致通貨膨脹的風險。
所以市場在等待著瑞士政府的表態。
很快,瑞士政府就強硬地表示,他們會不惜一切地維護瑞士法郎的幣值。甚至還有一名高階官員強硬地表示,市場進來多少歐元,我們就賣出多少瑞士法郎。
這話一出,整個市場都放心了。
一個國家的貨幣貶值,是這個國家的貨幣遭受到拋空的攻擊,其央行只能透過拋空外匯儲備、買入本國貨幣的方式來維持匯率的平衡。這個過程需要不斷地消耗外匯儲備,而一旦外匯儲備消耗殆盡的話,那麼意味著這個國家的貨幣不得不貶值。
但是對於一個國家的貨幣升值,則是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即熱錢不斷地購買這個國家的貨幣,向這個國家賣出美元、歐元等相關的外匯儲備貨幣。如果要保證這個國家的貨幣匯率穩定,該國的央行需要向熱錢賣出本國貨幣,買入相關的外匯儲備。而對於這個國家來說,本國貨幣只不過是開動印鈔機的事情,可以說應有盡有,想要多少都沒有問題。
因此有了瑞士政府的背書,整個市場都對瑞士法郎充滿了信心。
來自美國的對沖基金徹底地將一顆忐忑不安的心重新放回了肚子裡,他們發現了一條可以從qe當中安然脫身的路,這就是借用瑞士法郎這個貨幣。
簡單的來說,就是將歐元兌換成瑞士法郎,然後再將瑞士法郎兌換成美元。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抹平歐元兌美元的跌勢虧損。
當然,有人會說匯率市場還會有套利資金的存在,會將三種貨幣的匯率差抹平。但是套利資金是在資本可以自由流動的情況下才有實施的可能,現在瑞士政府等同於在歐元和瑞士法郎上上了一把枷鎖,所以套利資金根本就沒有辦法抹平歐元兌美元和瑞士法郎兌美元之間的匯率差。
歐元和美元的匯率大體上由歐元區的經濟情況和美國經濟情況所決定的,而瑞士法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