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了,一些有抱負的技術民警同樣不太願意。
隊伍士氣不高,過去三年好幾個人辭職,全技術骨幹,想想就可惜。
警犬訓導隊更糟糕,主任自嘲自己是“狗倌”,在編的三個訓導員自嘲自己是“犬警”,輔警招一批跑一批,上次回來時只剩下四隻警犬。
當警察是為了理想,可是警察一樣生活在現實社會中,搞技術沒前途又沒待遇,並且隨時伴隨著瀆職等多方面壓力,他們的心情可以理解。
他們有難處,局裡一樣有難處,這種情況很普遍,不光南港市局。
韓博有這個心理準備,不止一次考慮過怎麼才能在現有條件下稍稍改變現狀,起身道:“董主任,我一定竭盡全力帶好三大隊,絕不辜負局黨委和局領導對我的期望。”(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一章 爭取與“爭取”
星期一,局領導幾乎全在單位,黨委會按時召開。
一個副支隊長任命,又不是分局長或支隊長,更不是討論縣公安局長的提名,無需如此勞師動眾。可以說人事任免只是黨委會的其中一個議題,局領導們重點研究的是經費,是錢!
“科技強警”說起來輕鬆,做起來沒那麼容易。
“物證鑑定及法醫檢驗中心”不是掛塊牌子所能成立的,需要花真金白銀採購先進的實驗儀器、計算機系統、鑑定檢驗所需的各種耗材及現代化的辦公裝置。需要斥資裝修剛竣工不久的技術大樓,使其符合實驗室的標準。
局領導去兄弟市局乃至兄弟省份公安機關的技術鑑定中心考察過,韓博也結合實際情況拿出過幾套方案,不管採用哪一套方案,把鑑定中心搞起來一千五百萬都不一定夠,這不僅不算基建,而且不是一次性投資。
其它檢驗或鑑定是更新換代,dna實驗室是新建。而dna檢驗相對常規法醫物證技術及其它刑事技術而言,堪稱一個“消耗大戶”!
dna檢材採集、提取、檢驗需要成本,做一個鑑定要花一百多,簡直是一個“無底洞”。以至於一些在南港市局前面“吃螃蟹”搞dna檢驗的同行,由於經費短缺,上了裝置卻無力承擔後續的購買檢驗試劑等執行費用,影響了計劃性和持續性。
市局一年經費才多少,當然要好好研究研究。
會議從早上8點10分,一直開到中午11點多,政治處同事紛紛去食堂吃飯,韓博正準備跟著一起去,局辦公室王主任突然走過來敲敲門,讓去三樓會議室。
“報告!”
“小韓,進來。”
“是!”
局黨委會看樣子已結束,會議室裡只有陳局、孟局、刑偵支隊韋國強支隊長和政治處董主任。
韓博大步走到四位領導面前,再次立正敬禮。
小夥子每年回單位彙報工作,逢年過節打電話問候,已經很熟了,不是剛來報到的新同志。
陳局指指前面的椅子,一邊示意他坐下,一邊微笑著說:“小韓,首先給你通報一個好訊息,經局黨委研究決定,我南港市局正式啟動dna生物物證鑑定實驗室建設。考慮到投資比較大,籌建工作由孟局親自牽頭,你負責具體實施。
為了搞dna鑑定,為了提高我們在物證鑑定和法醫檢驗技術上的整體水平,市局準備了近四年,你一樣準備了近四年。勒緊褲腰帶,其它地方省省,鑑定檢驗中心我們能搞起來,相信一定能發揮出作用。不過你第一套方案裡提到的dna資料庫,我們心裡真沒底,想再次聽聽你的意見。”
在所有案件中,前科人員再次犯罪佔很高比例。
且重新犯罪的罪名集中,其中重新犯盜竊罪的前科人員佔總數50%以上,搶劫罪、詐騙罪和涉毒罪依次排在二至四位。
正因為如此,刑偵部門把刑事特情、陣地控制、刑嫌調控作為很重要的基礎工作,治安部門尤其基層派出所,把轄區前科人員管控也作為一項重要工作。
前科人員那麼多,警力那麼少,光靠盯是盯不住的,所以有條件的公安局全在搞前科人員指紋庫。
如果他們再犯罪,在作案現場留下指紋,那麼一比對就能比對出來。
可越是慣犯,反偵查能力越強,要是他們戴手套作案,指紋庫就發揮不出作用。於是國外同行想到了dna,跟建指紋庫一樣建dna資料庫。
這需要錄入大量前科人員的dna資訊,要採集檢驗大量dna檢材。
錄少了不管用,錄入多了需要投入鉅額經費,相比之下,建d